普车诗词>刘克庄的诗>梁丘据>

梁丘据,刘克庄梁丘据全诗,刘克庄梁丘据古诗,梁丘据翻译,梁丘据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刘克庄

国渐移田氏,人谁悟景公。
牛山两行泪,据与寡人同。

梁丘据译文

国家政权逐渐转移到田氏手中,有谁能领悟到当年齐景公的处境?面对牛山,我忍不住流下两行眼泪,我的境遇和当年的梁丘据与齐景公是何其相似啊!

梁丘据注释

  • 梁丘据:春秋时齐国大夫,善于阿谀奉承齐景公,使齐景公沉溺于享乐,不理朝政。后用以指谄媚之人。
  • 田氏:指田氏家族,春秋末期齐国权臣,逐渐掌握齐国大权,最终取代姜姓齐国,史称“田氏代齐”。
  • 景公:即齐景公,春秋时期齐国国君,在位期间,齐国逐渐衰落。
  • 牛山:在今山东淄博东南,齐景公曾登牛山而叹齐国终将衰亡。
  • 寡人:古代君王的自称。这里作者借用“寡人”一词,表达自己身处忧患之中的孤立无援之感。
  • 移:改变、转移。
  • 悟:领悟、明白。
  • 据与寡人同:梁丘据和(齐景公)我一样。

梁丘据讲解

这首诗是刘克庄有感于南宋王朝国势衰微、奸臣当道而作。诗人以春秋时期齐国由盛转衰的历史为鉴,借齐景公和田氏的故事,表达了对南宋王朝命运的担忧和对奸臣当道的愤慨。

首句“国渐移田氏,人谁悟景公”,点明了诗歌的主题,暗示南宋王朝的政权正逐渐被奸臣所把持,就像当年齐国政权逐渐落入田氏家族手中一样。而朝中大臣,又有谁能像当年的齐景公一样,意识到危机的来临呢?“移”字,表明了政权转移的趋势;“谁”字,则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无人警醒的失望。

后两句“牛山两行泪,据与寡人同”,诗人借齐景公登牛山而哭泣的故事,表达了自己的忧国之情。诗人将自己比作齐景公,将奸臣比作梁丘据,表明自己和齐景公一样,身边都是阿谀奉承的小人,而国家正面临着被篡夺的危险。一个“泪”字,饱含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自身处境的悲凉。

全诗语言精炼,用典贴切,将历史典故与现实处境巧妙地结合起来,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诗人通过对历史的追忆和反思,警示当朝统治者要引以为戒,避免重蹈覆辙。

刘克庄[宋代]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9b6ce8df74ca459e249e.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