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中的诗>秋夕病中作>

秋夕病中作,李中秋夕病中作全诗,李中秋夕病中作古诗,秋夕病中作翻译,秋夕病中作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中

卧病当秋夕,悠悠枕上情。
不堪抛月色,无计避虫声。
煎药惟忧涩,停灯又怕明。
晓临清鉴里,应有白髭生。

秋夕病中作译文

秋夕佳节我卧病在床,思绪万千,枕上难眠。 不忍辜负这美好的月色,却又无法逃避那恼人的虫鸣。 煎药时只担心药味苦涩难咽,熄灭灯火又害怕黑暗带来的寂寞。 清晨对着镜子梳洗时,恐怕会发现鬓边已经生出白发。

秋夕病中作注释

  1. 秋夕:秋天的夜晚,指七夕节前后。
  2. 悠悠:思绪纷乱,绵延不断的样子。
  3. 抛月色:辜负美好的月色。抛,丢弃,辜负。
  4. 无计避虫声:没有办法避开虫子的叫声。
  5. 煎药惟忧涩:煎药的时候只担心药味苦涩。惟,只。涩,苦涩难咽。
  6. 停灯又怕明:熄灭灯火又害怕灯光。停,熄灭。
  7. 清鉴:明亮的镜子。
  8. 白髭:白色的胡须。髭,嘴唇上的胡子。

秋夕病中作讲解

这首诗是晚唐诗人李中在秋夕佳节卧病在床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病中孤独寂寞、感叹时光流逝的心情。

首联“卧病当秋夕,悠悠枕上情”,点明了时间、地点和心境。秋夕本是家人团聚、欢度佳节的时刻,诗人却卧病在床,思绪万千。“悠悠”二字,写出了诗人思绪的纷乱和绵长,为全诗奠定了忧郁的基调。

颔联“不堪抛月色,无计避虫声”,写出了诗人矛盾的心情。美好的月色不忍辜负,但扰人的虫鸣又让人难以忍受。诗人想摆脱这种困境,却又无能为力,更增添了内心的烦闷。

颈联“煎药惟忧涩,停灯又怕明”,进一步写出了诗人病中的痛苦和孤独。煎药时只担心药味苦涩,可见病情的折磨;熄灭灯火又害怕黑暗,更显出内心的寂寞。这两个细节,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病中的种种感受。

尾联“晓临清鉴里,应有白髭生”,写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清晨对着镜子梳洗时,恐怕会发现鬓边已经生出白发。诗人通过想象未来的情景,表达了对衰老和死亡的恐惧,也暗示了自己壮志未酬的遗憾。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细腻,通过对病中情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感叹时光流逝的心情,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李中[唐代]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9a36edb208fe7d3e93d7.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