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中的诗>经古观有感>

经古观有感,李中经古观有感全诗,李中经古观有感古诗,经古观有感翻译,经古观有感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中

古观寥寥枕碧溪,偶思前事立残晖。
漆园化蝶名空在,柱史犹龙去不归。
丹井泉枯苔锁合,醮坛松折鹤来稀。
回头因叹浮生事,梦里光阴疾若飞。

经古观有感译文

古老的道观静悄悄地依傍着碧绿的溪流,我偶尔想起以前的事情,独自站在残阳之中。庄周梦蝶的故事虽然还在流传,老子骑青牛离去的传说却一去不返。炼丹的井泉已经干涸,井口被厚厚的苔藓覆盖。做法事的坛台松树折断,仙鹤也很少飞来。回头看看,因此感叹人生的短暂,如同梦中的光阴一样飞快流逝。

经古观有感注释

  • 古观:古老的道观。
  • 寥寥:寂静、冷清的样子。
  • 枕碧溪:依傍着碧绿的溪流。枕,靠近,依傍。
  • 前事:以前的事情。
  • 残晖:傍晚的阳光。
  • 漆园化蝶:指庄周梦蝶的典故。《庄子·齐物论》记载,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醒来后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庄周。比喻人生虚幻。
  • 名空在:名声空自存在。
  • 柱史犹龙:指老子。《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孔子曾向老子请教礼仪,回去后对弟子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柱史,指老子担任的周朝管理图书的官职。
  • 去不归:一去不复返。
  • 丹井:道家炼丹取水的井。
  • 苔锁合:苔藓丛生,覆盖严密。
  • 醮坛:道士设坛祈祷的场所。
  • 鹤来稀:仙鹤很少飞来。鹤,在道教文化中常被视为仙禽。
  • 浮生事:指人世间短暂虚浮的生活。
  • 疾若飞:快得像飞一样。

经古观有感讲解

这首诗是李中游览古老道观时有感而发。诗人通过描写道观的荒凉景象,引发了对人生短暂虚幻的感慨。

首联点明地点和时间,交代了诗人游览古观的背景。“古观寥寥枕碧溪,偶思前事立残晖。”诗人独自站在夕阳下,静静地思考着往事,烘托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颔联用典故,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漆园化蝶名空在,柱史犹龙去不归。”庄周梦蝶的故事和老子西去的传说,都暗示了人生的虚幻和不可追回。

颈联描绘道观的衰败景象。“丹井泉枯苔锁合,醮坛松折鹤来稀。”炼丹的井水干涸,祭祀的坛台荒废,更增添了道观的凄凉气氛,也象征着昔日辉煌的不再。

尾联点明主旨,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感叹。“回头因叹浮生事,梦里光阴疾若飞。”诗人回首往事,感叹人生短暂,如同梦中的光阴一样飞快流逝。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虚幻的感慨,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无奈。语言简洁流畅,意境深远。诗中运用了多个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认同和思考。

李中[唐代]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8481f2e57fe22cc3dd76.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