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中的诗>赠王道者>

赠王道者,李中赠王道者全诗,李中赠王道者古诗,赠王道者翻译,赠王道者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中

混俗从教鬓似银,世人无分得相亲。
槎流海上波涛阔,酒满壶中天地春。
功就不看丹灶火,性闲时拂玉琴尘。
仙家变化谁能测,只恐洪崖是此身。

赠王道者译文

混迹于世俗之中,只为了教化世人,岁月流逝,您的鬓发已如银丝般雪白。您与世人没有分别,平等地与所有人亲近相待。乘坐木筏漂流在宽阔的大海上,任凭波涛汹涌;酒壶斟满了美酒,仿佛天地间都充满了春意。您功成名就之后,便不再关注炼丹炉中的火焰;性情恬淡闲适时,就拂去玉琴上的灰尘,弹奏一曲。仙家的变化莫测,谁又能真正知晓呢?我只恐怕您就是那传说中的洪崖仙人吧。

赠王道者注释

  • 王道者: 指修道之人,对修道者的尊称。
  • 混俗: 混迹于世俗之中。
  • 从教: 致力于教化世人。
  • 鬓似银: 形容头发花白,像银丝一样。
  • 无分: 没有分别,不分彼此。
  • 槎(chá): 木筏。
  • 波涛阔: 形容海面波涛汹涌,宽广无垠。
  • 丹灶: 炼丹用的炉灶。
  • 玉琴尘: 指玉琴上的灰尘,代指琴长期不弹。
  • 洪崖: 传说中的仙人,擅长音律。

赠王道者讲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中赠送给一位修道之人的作品。诗人通过对这位修道者外貌、行为和生活状态的描写,表达了对其超凡脱俗、与世无争的敬佩之情。

首联描写了道者的外貌和品德。“混俗从教鬓似银,世人无分得相亲”,点明道者虽身处世俗,却致力于教化百姓,岁月流逝,鬓发已白,但他与世人没有分别,平等相待,可见其胸怀宽广,慈悲为怀。

颔联和颈联进一步描绘了道者的生活状态。“槎流海上波涛阔,酒满壶中天地春”,道者乘木筏漂流海上,任凭风浪,怡然自得;酒壶斟满美酒,仿佛天地间都充满了春意,表现了他自由洒脱、乐观旷达的情怀。“功就不看丹灶火,性闲时拂玉琴尘”,道者功成名就后,不再执着于炼丹修仙,而是过着闲适的生活,拂琴自娱,暗示其已达到了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

尾联表达了诗人对道者的猜测和赞美。“仙家变化谁能测,只恐洪崖是此身”,仙家的变化莫测,难以捉摸,诗人猜测道者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洪崖仙人转世,表达了对其仙风道骨、超凡脱俗的由衷敬佩。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道者的赞美之情,也 Reflects 了诗人对人生和修道的思考。诗中蕴含着道家思想,崇尚自然,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

李中[唐代]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8580ff1243979e3b6204.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