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中的诗>柴司徒宅牡丹>

柴司徒宅牡丹,李中柴司徒宅牡丹全诗,李中柴司徒宅牡丹古诗,柴司徒宅牡丹翻译,柴司徒宅牡丹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中

暮春栏槛有佳期,公子开颜乍拆时。
翠幄密笼莺未识,好香难掩蝶先知。
愿陪妓女争调乐,欲赏宾朋预课诗。
只恐却随云雨去,隔年还是动相思。

柴司徒宅牡丹译文

暮春时节,栏杆花架正值美好的花期,牡丹花苞绽放,公子见了喜笑颜开。 翠绿的帷帐严密地笼罩着,连黄莺都难以辨认,浓郁的香气难以掩盖,蝴蝶却早已知晓。 我愿像陪伴歌妓一般,争相为牡丹花谱写美妙的乐曲,也想邀请宾朋好友,预先为赏花吟诗作准备。 只恐怕这美丽的牡丹花会随着云雨飘散而去,来年再见,又将徒增许多相思之情。

柴司徒宅牡丹注释

  • 柴司徒宅:指柴司徒的住宅。司徒,古代官名。
  • 栏槛:栏杆和门槛,这里指花架。
  • 佳期:美好的花期。
  • 公子:指喜爱牡丹花的富家子弟。
  • 开颜:喜笑颜开。
  • 乍拆时:刚刚开放的时候。拆,指花苞绽放。
  • 翠幄(wò):绿色的帷帐。
  • 莺未识:黄莺还未认出。
  • 难掩:难以掩盖。
  • 先知:提前知道。
  • 调乐:谱写乐曲。
  • 课诗:预先准备诗作。
  • 云雨:指花朵凋零飘落,也指短暂的美好。
  • 隔年:来年。
  • 动相思:触动相思之情。

柴司徒宅牡丹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诗人到柴司徒家赏牡丹的情景,表达了对牡丹花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之情。

首联点明时间(暮春)和地点(柴司徒宅),以及牡丹花开的喜人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愉悦的基调。

颔联运用了拟人手法,以“莺未识”和“蝶先知”来侧面烘托牡丹花的娇艳和浓郁的香气,更显生动有趣。

颈联进一步抒发了对牡丹花的喜爱之情,诗人想要像对待美人一样,为牡丹花谱曲吟诗,极尽赞美之意。

尾联则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淡淡忧愁,担心牡丹花凋零,来年相见又会徒增思念之情,使得全诗的情感更加饱满。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描写细腻生动,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对牡丹花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淡淡感伤。

李中[唐代]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a3b72abb97039fbf2a1f.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