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中的诗>思湓渚旧居>

思湓渚旧居,李中思湓渚旧居全诗,李中思湓渚旧居古诗,思湓渚旧居翻译,思湓渚旧居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中

昔岁曾居湓水头,草堂吟啸兴何幽。
迎僧常踏竹间藓,爱月独登溪上楼。
寒翠入檐岚岫晓,冷声萦枕野泉秋。
从拘宦路无由到,昨夜分明梦去游。

思湓渚旧居译文

往昔我曾居住在湓水之畔,草堂之中吟诗长啸,兴致多么清幽。为了迎接僧人,我常常踩着竹林间的青苔;喜爱月亮,我独自登上溪边的楼阁。清冷的翠色映入屋檐,早晨可以看见岚气笼罩的山峰;清凉的声音萦绕在枕边,那是山间野泉在秋日流淌。自从被束缚在官场上,便再也没有机会回去,昨夜我清晰地梦见自己又回去游玩了。

思湓渚旧居注释

  • 湓渚(pén zhǔ): 指湓水边。湓水,即今江西九江一带的水域。
  • 草堂: 简陋的房屋,多为隐士或文人所居。
  • 吟啸: 吟咏长啸,表达内心的情感。
  • 竹间藓(xiǎn): 竹林间的青苔。
  • 岚岫(lán xiù): 笼罩着雾气的山峰。岚,山中的雾气。岫,山峰。
  • 萦枕: 缠绕在枕边。
  • 宦路: 指官场。
  • 无由: 没有机会,没有办法。
  • 分明: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思湓渚旧居讲解

这首诗是李中思念昔日隐居生活的一首作品。诗人回忆了当年在湓水边草堂的清幽生活,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身陷官场不得脱身的无奈之情。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昔日隐居生活的场景:在湓水之畔的草堂里,诗人吟诗长啸,兴致清幽;为了迎接僧人,他常常踩着竹林间的青苔;他喜爱月亮,常常独自登上溪边的楼阁赏月。这些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当年隐居生活的闲适与雅致。

接下来的两句“寒翠入檐岚岫晓,冷声萦枕野泉秋”则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进一步描绘了隐居环境的优美。清冷的翠色映入屋檐,早晨可以看见岚气笼罩的山峰;清凉的声音萦绕在枕边,那是山间野泉在秋日流淌。这两句诗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从拘宦路无由到,昨夜分明梦去游”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往昔的怀念。自从被束缚在官场上,便再也没有机会回去,只能在梦中回到那片自由自在的天地。这两句诗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往昔的深深怀念。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身陷官场不得脱身的无奈之情,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普遍追求。

李中[唐代]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9a5a810244eab51d8785.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