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林逋的诗>寄思齐上人>

寄思齐上人,林逋寄思齐上人全诗,林逋寄思齐上人古诗,寄思齐上人翻译,寄思齐上人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林逋

松下中峰路,怀师日日行。
静钟浮野水,深寺隔春城。
阁掩茶烟晚,廊回雪溜清。
当期相就宿,诗外话无生。

寄思齐上人译文

每天沿着中峰山路,在松树下怀念着思齐上人。静谧的钟声飘荡在旷野的水面上,幽深的寺庙与繁华的春城遥遥相隔。傍晚时分,阁楼里飘出煮茶的袅袅轻烟,回环的走廊上,屋檐融雪滴落的声音清脆悦耳。我期盼着能与您相聚寺中,在诗歌之外,畅谈对“无生”之道的体悟。

寄思齐上人注释

  • 思齐上人: 林逋的朋友,一位僧人。上人,对有德行的僧人的尊称。
  • 中峰路: 指中峰寺的山路。
  • 静钟: 寺庙里清静的钟声。
  • 野水: 旷野中的水面。
  • 春城: 指繁华的城市,此处指杭州。林逋隐居在杭州西湖孤山。
  • 阁掩茶烟晚: 阁楼遮掩着傍晚煮茶的烟雾。掩,遮掩。
  • 廊回雪溜清: 回环的走廊上,屋檐融雪滴落的声音清脆。溜,屋檐滴下的水。
  • 当期: 应当,应该。
  • 相就宿: 一起住宿,指相聚。
  • 无生: 佛教用语,指超脱生死轮回,达到涅槃的境界。

寄思齐上人讲解

这首诗是林逋写给思齐上人的一首怀念之作。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思齐上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清静佛寺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松下中峰路,怀师日日行”,点明诗人思念的对象和地点。诗人每天都沿着中峰寺的山路,在松树下怀念思齐上人,可见思念之深。

颔联“静钟浮野水,深寺隔春城”,描绘了寺庙的清幽环境。静谧的钟声在旷野的水面上回荡,幽深的寺庙与喧嚣的城市隔绝,更显出寺庙的清静脱俗,也反衬出诗人厌倦尘世,向往隐逸的心情。

颈联“阁掩茶烟晚,廊回雪溜清”,描绘了寺庙傍晚的景象。阁楼里飘出煮茶的轻烟,回廊上屋檐融雪滴落,一动一静,构成了一幅充满禅意的画面,也暗示了寺庙生活的闲适与宁静。

尾联“当期相就宿,诗外话无生”,表达了诗人希望与思齐上人相聚,畅谈佛理的愿望。诗人希望能够与友人一起在寺庙中住宿,除了诗歌之外,还能一起探讨“无生”之道,追求精神上的解脱。

全诗语言清淡,意境幽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清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充满了禅意,也体现了林逋独特的隐逸情怀。

林逋[宋代]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99c8c2b987a9bf1da44a.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