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弥逊的诗>同坐客赋席牡丹酴醿海棠>

同坐客赋席牡丹酴醿海棠,李弥逊同坐客赋席牡丹酴醿海棠全诗,李弥逊同坐客赋席牡丹酴醿海棠古诗,同坐客赋席牡丹酴醿海棠翻译,同坐客赋席牡丹酴醿海棠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弥逊

品题芳事有春工,姚魏风流胜浅红。
莫傍沉香亭北看,只宜卮酒对山翁。

同坐客赋席牡丹酴醿海棠译文

品评鉴赏花卉的雅事,都归功于大自然的精妙创造。牡丹的姚黄魏紫,其风姿神韵胜过那些颜色浅淡的红花。不要在沉香亭北边观赏牡丹,它只适合在酒杯旁,与隐居山野的老翁一同欣赏。

同坐客赋席牡丹酴醿海棠注释

  • 品题芳事: 品评鉴赏花卉的雅事。品题,品评、鉴赏。芳事,美好的事物,这里指各种花卉。
  • 春工: 春天的创造力,指大自然的精妙创造。
  • 姚魏: 指牡丹中的名贵品种姚黄和魏紫。姚黄,花色金黄色;魏紫,花色紫红色。
  • 风流: 风姿神韵。
  • 浅红: 指颜色较浅的红色花朵,这里泛指牡丹之外的其他花卉。
  • 沉香亭北: 指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沉香亭北边赏牡丹的典故。
  • 卮酒: 一杯酒。卮 (zhī),古代盛酒的器皿。
  • 山翁: 隐居山野的老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同坐客赋席牡丹酴醿海棠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欣赏牡丹的场景和感受。首联点明主题,赞美大自然的创造力,并肯定了牡丹的价值。颔联具体指出,牡丹中的名贵品种姚黄魏紫,其风姿神韵要胜过那些颜色浅淡的红花。颈联则运用典故,告诫人们不要像唐玄宗和杨贵妃那样,在豪华的场所欣赏牡丹,而应该远离尘嚣。尾联则表明了诗人自己的态度,他认为牡丹最适合在酒杯旁,与隐居山野的老翁一同欣赏,表现了一种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诗人将牡丹与隐逸生活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高雅情趣的追求,以及对远离世俗纷扰的向往。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清幽淡雅,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李弥逊[宋代]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9210db260c9159c3499f.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