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罗隐的诗>边夜>

边夜,罗隐边夜全诗,罗隐边夜古诗,边夜翻译,边夜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罗隐

光景漂如水,生涯转似萍。
雁门穷朔路,牛斗故乡星。
句尽人谁切,歌终泪自零。
夜阑回首算,何处不长亭。

边夜译文

时光流逝像流水一样迅速,人生漂泊就像浮萍一样无根。 到了雁门关,北上的路已到了尽头,抬头望见牛宿、斗宿,那是故乡的方向。 想说的话都说尽了,还有谁能真正体会我的心情呢?歌唱完了,眼泪也自然地流了下来。 夜深人静时回头想想,哪里不是让人伤心留恋的送别之地呢?

边夜注释

  • 光景:时光,光阴。
  • 漂如水:像水一样漂流不定。
  • 生涯:生活,指漂泊的生活。
  • 转似萍:像浮萍一样到处漂泊。
  • 雁门:指雁门关,在今山西省代县西北。是古代重要的边塞关隘。
  • 穷朔路:走到北方边境路的尽头。朔,北方。
  • 牛斗:指牛宿、斗宿,均为星宿名,在天空中的方位接近北方,古人常以此指代故乡。
  • 句尽:话说完了。
  • 人谁切:有谁能真正体会。切,贴切,深切。
  • 歌终:歌唱完毕。
  • 泪自零:眼泪自然落下。零,落下。
  • 夜阑:夜深。
  • 回首算:回头想想。算,考虑,思量。
  • 长亭:古代设在路旁的亭舍,供行人休息,也常作为送别之地。

边夜讲解

这首诗是罗隐在边塞漂泊时所作,抒发了诗人漂泊无依的感伤之情。

首联“光景漂如水,生涯转似萍”,以水和萍作比,极其形象地描绘了时光流逝之快和身世漂泊不定之感。诗人感叹时光流逝,人生如萍,到处漂泊,没有定所。

颔联“雁门穷朔路,牛斗故乡星”,点明地点和思乡之情。诗人到达雁门关,北上的路已到了尽头,抬头望见牛斗星,勾起了对故乡的思念。

颈联“句尽人谁切,歌终泪自零”,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悲伤。想说的话都说尽了,但又有谁能真正理解自己的心情呢?歌唱完了,眼泪也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诗人将无处诉说的悲凉融入其中。

尾联“夜阑回首算,何处不长亭”,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夜深人静时回头想想,哪里不是让人伤心留恋的送别之地呢?诗人将漂泊感和伤别感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漂泊无依的感伤之情,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罗隐[唐代]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8e69e4bd1e52508b1931.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