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中的诗>送阎侍御归阙>

送阎侍御归阙,李中送阎侍御归阙全诗,李中送阎侍御归阙古诗,送阎侍御归阙翻译,送阎侍御归阙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中

羡君乘紫诏,归路指通津。
鼓棹烟波暖,还京雨露新。
趋朝丹禁晓,耸辔九衢春。
自愧湮沈者,随轩未有因。

送阎侍御归阙译文

真羡慕您奉诏回京,归途直指通达的要津。鼓动船桨,烟波之上春意融融,回到京城,定会沐浴在更新的雨露之中。清晨趋朝,皇宫一片肃穆,驰骋于京城大道,处处洋溢着春的气息。我深感惭愧,自己是如此默默无闻,跟随您的车驾也找不到任何缘由。

送阎侍御归阙注释

  • 阎侍御:阎姓侍御史,具体名讳不详。侍御史是官职名称,负责监察。
  • 归阙:回到朝廷。阙,指宫阙,代指朝廷。
  • 紫诏:皇帝的诏书,因诏书常用紫色书写而得名。
  • 通津:四通八达的渡口,比喻仕途顺利。
  • 鼓棹:划船。棹,船桨。
  • 烟波暖:烟雾弥漫的水面,春意盎然。
  • 还京:返回京城。
  • 雨露新:比喻得到皇帝的恩泽。
  • 趋朝:上朝。
  • 丹禁晓:红色的宫禁在清晨显得庄严肃穆。丹禁,指皇宫。
  • 耸辔:昂起马头。辔,马缰绳。
  • 九衢春:京城大道的春天。九衢,指京城的大道。
  • 湮沈:埋没,默默无闻。
  • 随轩:跟随您的车驾。轩,古代官员乘坐的车。
  • 未有因:没有机会,没有缘由。

送阎侍御归阙讲解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李中对即将奉诏回京的阎侍御的羡慕和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首联“羡君乘紫诏,归路指通津”,直接表达了对阎侍御奉诏回京的羡慕之情,赞扬他仕途顺利。“紫诏”表明了阎侍御是奉皇帝的命令回京,地位尊崇。“通津”则预示着他回京后将有更好的发展。

颔联“鼓棹烟波暖,还京雨露新”,描绘了阎侍御归途的景象,以及回到京城后的美好前景。春意盎然的“烟波”与沐浴“雨露”的比喻,都象征着阎侍御前程似锦。

颈联“趋朝丹禁晓,耸辔九衢春”,进一步描绘了阎侍御回京后的生活。清晨上朝,驰骋于京城大道,展现了他意气风发、春风得意的形象。

尾联“自愧湮沈者,随轩未有因”,笔锋一转,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失落之情。“湮沈”表明了诗人默默无闻的处境,而“随轩未有因”则暗示了诗人想要追随阎侍御,却苦于没有机会的无奈。

这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通过对阎侍御回京的描绘,反衬出诗人自己的怀才不遇,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

李中[唐代]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8ab542554033811dc2fa.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