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中的诗>寄庐山简寂观重道者>

寄庐山简寂观重道者,李中寄庐山简寂观重道者全诗,李中寄庐山简寂观重道者古诗,寄庐山简寂观重道者翻译,寄庐山简寂观重道者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中

忆昔采芝庐岳顶,清宫常接绛霄人。
玉书闲展石楼晓,瑶瑟醉弹琪树春。
惟恨仙桃迟结实,不忧沧海易成尘。
似醒一梦归凡世,空向彤霞寄梦频。

寄庐山简寂观重道者译文

回想当年在庐山顶峰采摘灵芝,常常在清静的宫观里会见仙人。清晨,在石楼中悠闲地展开玉书阅读,春日里,在琪树下沉醉地弹奏瑶瑟。只遗憾仙桃成熟得太迟缓,并不担忧沧海变成尘土那样世事变迁。好似从一场梦中醒来重返凡尘,只能对着红霞频繁地寄托我的梦境。

寄庐山简寂观重道者注释

  • 庐山:又名匡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
  • 简寂观:道观名,在庐山。《云笈七签》卷二七:“右是洞天,号司马太虚之天,在庐山,……名曰简寂之天。”
  • 重道者:指修道之人。
  • 采芝:采集灵芝,喻指修道、求仙。
  • 庐岳:指庐山。五岳之一为霍山,又称庐山。
  • 绛霄人:指仙人。绛霄,红色的云霞,常用来指仙境。
  • 玉书:道经。
  • 石楼:指简寂观中的楼阁。
  • 瑶瑟:用美玉装饰的瑟,形容乐器珍贵。
  • 琪树:美玉做的树,仙境之物。
  • 仙桃:神话传说中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桃子。
  • 沧海: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沧海桑田,形容世事变化巨大。
  • 彤霞:红色的云霞。

寄庐山简寂观重道者讲解

这首诗是作者李中寄给庐山简寂观修道之人的。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修道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忆昔采芝庐岳顶,清宫常接绛霄人”,回忆了当年在庐山修道的情景,经常与仙人相会,暗示了修道生活的清静高远。颔联“玉书闲展石楼晓,瑶瑟醉弹琪树春”,描绘了修道生活的悠闲自在,展现了仙境般的美好景象。颈联“惟恨仙桃迟结实,不忧沧海易成尘”,表达了对修道成仙的渴望,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尾联“似醒一梦归凡世,空向彤霞寄梦频”,表明自己已经离开仙境,重返凡尘,只能对着红霞频繁地寄托自己的梦想,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失落之情。

全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运用了许多神话传说和道教典故,营造了一种神秘而超脱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修道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既有对仙境的赞美,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复杂的心情。

李中[唐代]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7e049ddb64fe64419182.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