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吕渭老的诗>祝英台>

祝英台,吕渭老祝英台全诗,吕渭老祝英台古诗,祝英台翻译,祝英台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吕渭老

宝蟾明,朱阁静,新燕近帘语。
还记元宵,灯火小桥路。
逢迎春笋柔微,凌波纤稳,诮不顾、斗斜三鼓。
甚无据。
谁信一霎是春,莺声留不住。
柳色苔痕,风雨暗花圃。
细看罗带银钩,绡巾香泪,算不枉、那时分付。

祝英台译文

宝蟾高挂,照亮了寂静的朱红楼阁,新来的燕子在帘子附近呢喃细语。还记得那年元宵节,小桥上灯火辉煌,人潮涌动。

初生的春笋般柔嫩美好,她轻盈的脚步如同在水波上行走,稳健而轻盈,还记得我们互相戏谑,直到深夜三更才依依不舍地分别。

真是没有依据啊!谁能相信美好的春光如此短暂,连莺鸟的啼鸣都留不住。柳色渐深,苔痕斑驳,风雨摧残着花圃。

仔细看着她留下的罗带银钩,轻柔的绡巾上还留着淡淡的香气和泪痕,想来那时的倾心相付,总算没有白费。

祝英台注释

  • 宝蟾:指明月,因其形状如蟾蜍而得名。
  • 朱阁:红色的楼阁,富丽堂皇。
  • 新燕近帘语:新来的燕子在帘子附近鸣叫,形容春天的景象。
  •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即元宵节。
  • 春笋柔微:比喻女子初长成,柔嫩美好。
  • 凌波纤稳:形容女子步履轻盈,如同在水波上行走。凌波,形容女子步履轻盈。
  • :戏谑,嘲弄。
  • 斗斜三鼓:指深夜,大约是三更时分。斗,指北斗星。
  • 甚无据:真是没有依据,表示难以置信。
  • 一霎是春:美好的春光短暂易逝。
  • 柳色苔痕:柳色渐深,苔痕斑驳,形容春残景象。
  • 风雨暗花圃:风雨摧残着花圃,花朵凋谢。
  • 罗带银钩:女子束腰的罗带和银钩,是她的遗物。
  • 绡巾:用生丝织成的轻薄丝巾。
  • 分付:倾心相付,交付真心。

祝英台讲解

这首词以怀旧的笔调,回忆了与祝英台在元宵节相遇、相恋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思念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词的上阕描绘了美好的春夜景象和与祝英台相遇的情景。明月高悬,朱阁静谧,新燕呢喃,营造出一种温馨浪漫的氛围。词人回忆起元宵节,小桥上灯火辉煌,人潮涌动,他与祝英台相遇,彼此倾心。词人以“春笋柔微”、“凌波纤稳”来形容祝英台的美丽和轻盈,并回忆起两人戏谑玩笑,直到深夜才依依不舍地分别。

词的下阕抒发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祝英台的思念之情。词人感叹春光短暂,美好的时光难以留住。他看到柳色渐深,苔痕斑驳,花圃凋谢,更加感到惋惜和伤感。词人仔细看着祝英台留下的罗带银钩和绡巾,上面还留着淡淡的香气和泪痕,他感到欣慰,因为那时的倾心相付,总算没有白费。

整首词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表达了词人对祝英台的深情厚意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词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意象更加生动形象,也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

吕渭老[宋代]

吕渭老(生卒年不详),一作吕滨老,字圣求,嘉兴(今属浙江)人。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不详。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圣求居嘉兴,名滨老,尝位周行,归老于家。”今存《圣求词》一卷。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88cc83d8afb3e4cdc943.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