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洪的诗>宿瑞岩示刘子厚>

宿瑞岩示刘子厚,李洪宿瑞岩示刘子厚全诗,李洪宿瑞岩示刘子厚古诗,宿瑞岩示刘子厚翻译,宿瑞岩示刘子厚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洪

肩舆转绿畴,跨浦蹑石梁。
暮投瑞峰宿,野色杂莽仓。
鱼盐海市隘,松竹山径凉。
解衣借僧庐,煮茗涤枯肠。
顿忘庚火争,秋色已侵床。
古戌此何夕,冠盖来徜徉。
一杯偶相属,荔丹咀冰霜。
哦诗兴清绝,天池看鹏翔。

宿瑞岩示刘子厚译文

乘着肩舆穿行于绿色的田野,越过水边的小路,踩着石桥。傍晚投宿瑞岩寺,眼前的景色一片荒凉。鱼盐贸易使得海边集市显得狭窄,松竹生长的地方山间小路清凉。脱下衣服暂住在僧房里,煮茶来清洗我干枯的肠胃。顿时忘记了战火的纷争,秋天的凉意已经侵入床铺。古老的边塞今晚是怎样的景象呢?那些达官显贵们也来这里悠闲地游玩。偶尔举杯互相敬酒,品尝荔枝和丹丸,感觉像是在咀嚼冰霜一样清凉。吟诗作赋,兴致高昂而清雅绝俗,仿佛看到了鲲鹏在天池中展翅飞翔。

宿瑞岩示刘子厚注释

  • 瑞岩:指瑞岩寺,在福建省。
  • 刘子厚:李洪的朋友。
  • 肩舆:一种由人抬的轿子。
  • 绿畴:绿色的田野。畴,田地。
  • 浦:水边,水滨。
  • 蹑:踩,踏。
  • 瑞峰:即瑞岩寺所在的瑞岩山峰。
  • 莽仓:荒凉的样子。
  • 海市:海边集市。
  • 隘:狭窄,拥挤。
  • 僧庐:僧人的住所。
  • 涤:清洗。
  • 枯肠:指饥渴的肠胃,也形容心情苦闷。
  • 庚火争:指战争。庚,代指战争年份。
  • 古戌:古老的边塞。戌,边防驻军之地。
  • 冠盖:指达官显贵。
  • 徜徉:悠闲自在地行走。
  • 属:劝人饮酒。
  • 荔丹:荔枝和丹丸。
  • 咀:咀嚼。
  • 冰霜:形容荔枝和丹丸的清凉。
  • 哦诗:吟诗。
  • 天池:传说中的大池,鲲鹏居住的地方。
  • 鹏翔:鲲鹏飞翔。

宿瑞岩示刘子厚讲解

这首诗是李洪夜宿瑞岩寺赠给友人刘子厚的作品。诗人描绘了旅途中的见闻感受和夜宿寺庙的感受,表达了对战乱的厌倦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 首联写旅途景色:诗人乘坐肩舆,穿行于绿色的田野,跨过小路,踩着石桥,一路风尘仆仆,为下文夜宿瑞岩寺做铺垫。
  • 颔联写瑞岩寺的周围环境:傍晚时分到达瑞岩寺,周围一片荒凉。
  • 颈联写瑞岩寺附近的情况:鱼盐贸易让海边集市显得拥挤,而松竹生长的地方,山间小路却十分清凉,为下文的夜宿寺庙做衬托。
  • 中间四句写夜宿寺庙的感受:诗人脱下衣服,暂住在僧人的住所里,煮茶来清洗干渴的肠胃。他想暂时忘记战争,但是秋天的凉意已经侵入床铺。
  • 尾联写诗人的感慨:诗人想到古老的边塞今晚不知是怎样的景象,那些达官显贵也来这里悠闲地游玩。诗人与友人举杯共饮,品尝荔枝和丹丸,感觉像是在咀嚼冰霜一样清凉。最后,诗人吟诗作赋,兴致高昂而清雅绝俗,仿佛看到了鲲鹏在天池中展翅飞翔。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开阔,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其中,“解衣借僧庐,煮茗涤枯肠”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旅途劳顿、身心俱疲的状态,也表现了诗人渴望解脱的心情。“哦诗兴清绝,天池看鹏翔”一句,则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全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李洪[宋代]

[约公元一一六九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本扬州人,后寓居海盐,李正民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中前后在世。工诗。历知温州、藤州。其馀事迹均不详。洪著有文集二十卷,今仅存芸庵类稿六卷,《四库总目》不及十之三四。其诗时露警秀,七律尤工。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83d1a9150de586f97450.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