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洪的诗>前调(山中清明后一日大雪)>

前调(山中清明后一日大雪),李洪前调(山中清明后一日大雪)全诗,李洪前调(山中清明后一日大雪)古诗,前调(山中清明后一日大雪)翻译,前调(山中清明后一日大雪)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洪

碧涧苍崖玉四围。
东君剪水散明玑。
半开桃杏不胜威。
疑是群仙游阆苑,歌云舞蝶高飞。
珠幢玉节送人归。

前调(山中清明后一日大雪)译文

碧绿的山涧和苍翠的山崖被白雪环绕,像是用玉石堆砌而成。春神将水剪碎,化作晶莹的雪花四处飘洒。半开的桃花和杏花承受不住这突如其来的寒威,瑟瑟发抖。眼前景象让人怀疑是众神仙在阆苑仙境游玩,歌声如云,蝴蝶如舞,在高空飞翔。手持珠玉装饰的仪仗,护送着人们归去。

前调(山中清明后一日大雪)注释

  • 碧涧:碧绿的山涧。
  • 苍崖:苍翠的山崖。
  • 玉四围:四周像被玉石环绕一样,形容雪景的洁白美丽。
  • 东君:春神,主管春天的神。
  • 剪水:指将水剪碎,这里形容雪花飘落的样子。
  • 明玑 (jī):晶莹的珠子,这里比喻雪花。
  • 不胜威:经受不住(寒冷)的威力。
  • 阆苑 (làng yuàn):神话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宫苑。
  • 珠幢 (zhuàng) 玉节:用珠玉装饰的仪仗,古代官员出行时所用。
  • 送人归:护送着人们回去。这里指雪停之后,人们踏上归途。

前调(山中清明后一日大雪)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节后一日,山中突降大雪的奇特景象。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雪景描绘得如梦如幻,仿佛置身于神仙的居所。

首句点明环境,碧绿的山涧和苍翠的山崖被白雪覆盖,形成一种强烈的色彩对比,也突出了雪景的洁白无瑕。“玉四围”更进一步强调了雪的质感,将山景比作玉石雕琢而成,显得晶莹剔透。

第二、三句描写雪的来源和影响。春神“剪水散明玑”,将雪比作春神剪碎的水珠,充满诗意和动感。然而,这突如其来的寒雪也让半开的桃花和杏花难以承受,暗示了春寒的威力。

第四、五、六句是诗人想象力的集中体现。诗人将雪景比作神仙游玩的阆苑仙境,歌声如云,蝴蝶如舞,营造出一种飘渺空灵的氛围。最后,诗人以“珠幢玉节送人归”作结,暗示雪停之后,人们踏上归途,也为这幅仙境般的画面增添了一丝人间烟火气。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精炼,意境优美,通过对雪景的细致描写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使得景物更加生动形象,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李洪[宋代]

[约公元一一六九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本扬州人,后寓居海盐,李正民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中前后在世。工诗。历知温州、藤州。其馀事迹均不详。洪著有文集二十卷,今仅存芸庵类稿六卷,《四库总目》不及十之三四。其诗时露警秀,七律尤工。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7552f283a0cf15d2f9dc.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