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长卿的诗>廨中见桃花南枝已开>

廨中见桃花南枝已开,刘长卿廨中见桃花南枝已开全诗,刘长卿廨中见桃花南枝已开古诗,廨中见桃花南枝已开翻译,廨中见桃花南枝已开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刘长卿

何意同根本,开花每后时。
应缘去日远,独自发春迟。
结实恩难忘,无言恨岂知。
年光不可待,空羡向南枝。

廨中见桃花南枝已开译文

为何同出一根的桃树,开花却总是比别的花晚?想必是因为远离了太阳,独自在春天迟迟开放。结出果实,难忘阳光的恩泽,默默无言,心中的幽恨又有谁知道呢?时光流逝,不等人啊,只能空自羡慕那向阳的南枝。

廨中见桃花南枝已开注释

  • 廨(xiè)中:官署之中。刘长卿当时任随州刺史,此诗应作于官署内。
  • 根本:指树木的根,这里比喻同出一源。
  • 后时:比其他花开得晚。
  • 应缘:大概是因为。
  • 去日远:远离太阳。
  • 独自:独自一个。
  • 春迟:春天来得迟。
  • 结实:结果实。
  • 恩难忘:难以忘记恩情。这里指阳光的恩泽。
  • 无言恨岂知:默默无语的幽恨有谁知道呢?
  • 年光:时光。
  • 不可待:不可等待。
  • 空羡:白白地羡慕。
  • 向南枝:朝向南方的树枝。因南枝先得阳光照射,故开花较早。

廨中见桃花南枝已开讲解

这首诗是刘长卿在官署中见到桃花而引发的感慨之作。诗人通过描写一棵桃树上,南枝和北枝开花时间的不同,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仕途坎坷的感慨。

首联“何意同根本,开花每后时”,以疑问开篇,点明了诗的主题,即同一棵树上的桃花,开花时间却不一样。这里“后时”二字,暗示了诗人自身际遇的迟滞。

颔联“应缘去日远,独自发春迟”,解释了桃花开花晚的原因,是因为北枝远离阳光的照射。这里以“去日远”比喻自己远离朝廷中心,不被重用。

颈联“结实恩难忘,无言恨岂知”,进一步抒发情感。即使开花晚,桃树仍然会结出果实,以此表达自己不忘朝廷的恩情。但默默无闻的幽恨,又有谁能理解呢?

尾联“年光不可待,空羡向南枝”,感叹时光流逝,只能空自羡慕那些得天独厚的“向南枝”。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

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诗人通过对桃花的描写,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表达了怀才不遇的苦闷,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期盼。诗中以物喻人,借景抒情,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手法。

刘长卿[唐代]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81f1b046d2d6e5dfe7b3.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