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世民的诗>辽东山夜临秋>

辽东山夜临秋,李世民辽东山夜临秋全诗,李世民辽东山夜临秋古诗,辽东山夜临秋翻译,辽东山夜临秋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世民

烟生遥岸隐,月落半崖阴。
连山惊鸟乱,隔岫断猿吟。

辽东山夜临秋译文

远处岸边升起渺渺烟雾,时隐时现,月亮西沉,半山崖壁笼罩在阴影之中。连绵的山峦中,惊飞的鸟儿四处乱窜,此起彼伏;被山峰阻隔,断断续续地传来猿猴凄厉的哀鸣。

辽东山夜临秋注释

  • 辽东山:指辽东一带的山脉。唐太宗李世民曾率军征战辽东。
  • 烟生遥岸隐:遥远的岸边升起烟雾,岸边景色隐约可见。烟:雾气。
  • 月落半崖阴:月亮落下,山崖一半笼罩在阴影之中。
  • 连山:连绵的山脉。
  • 惊鸟乱:受惊的鸟儿四处飞散。
  • 隔岫(xiù)断猿吟:被山峰阻隔,断断续续地传来猿猴的叫声。岫:山峰。吟:猿猴的鸣叫声。

辽东山夜临秋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辽东山秋夜的景象,着重渲染了山中幽深、静谧而又带有几分凄清的气氛。

首联“烟生遥岸隐,月落半崖阴”,交代了时间、地点和环境。烟雾迷蒙,岸边时隐时现,一轮明月西沉,半山崖壁笼罩在阴影之中,构成一幅宁静而又略带神秘色彩的山水画。

颔联“连山惊鸟乱,隔岫断猿吟”,则由静转动,描绘了山中的声响和动态。连绵的山峦中,惊飞的鸟儿四处乱窜,此起彼伏,被山峰阻隔,断断续续地传来猿猴凄厉的哀鸣,更显山中寂静幽深,也暗示了环境的险恶。

全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通过对辽东山秋夜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身处边塞,略带忧思的情感。一方面,诗人可能感叹战争带来的破坏,惊扰了山林的宁静;另一方面,也可能表达了思乡之情,身处异地,听到猿啼鸟鸣,更易触动内心的情感。

李世民[唐代]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7ea241037b77df465485.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