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频的诗>赋得长城斑竹杖>

赋得长城斑竹杖,李频赋得长城斑竹杖全诗,李频赋得长城斑竹杖古诗,赋得长城斑竹杖翻译,赋得长城斑竹杖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频

秦兴版筑时,翦伐不知谁。
异代馀根在,幽人得手持。
细看生古意,闲倚动边思。
莫作鸠形并,空将鹤发期。

赋得长城斑竹杖译文

秦朝兴建长城时大兴土木,砍伐竹子时不知出自谁手。 历经朝代更迭,竹根依旧留存,隐居之人得以拄着它。 仔细端详,竹杖令人产生古老之感,悠闲依靠,则引发对边塞的思绪。 不要像鸠杖那样只具外形,也不要空自期盼长寿如鹤发。

赋得长城斑竹杖注释

  • 赋得:科举考试的试题之一,限定题目作诗。
  • 长城斑竹杖:用长城附近的斑竹制成的竹杖。斑竹,竹的一种,上有紫褐色斑点。
  • 秦兴版筑时:指秦朝修筑长城时。版筑,古代用夹板筑墙的方法。
  • 翦伐:砍伐。
  • 异代:不同的朝代。
  • 馀根:残留的竹根。
  • 幽人:隐居的人。
  • 得手持:可以拿在手中。
  • 生古意:产生古老的感觉。
  • 闲倚:悠闲地依靠。
  • 动边思:引发对边塞的思绪。
  • 莫作鸠形并:不要像鸠杖那样只是徒有其形。“鸠杖”古代天子赐给老人的手杖,杖头有鸠鸟的形象。
  • 空将鹤发期:不要空自期待长寿如鹤发。鹤发,形容老年人头发变白。期,期待。

赋得长城斑竹杖讲解

这首诗以长城斑竹杖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怀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联点明竹杖的来历,暗示其与秦朝修筑长城有关,时间久远。颔联写竹杖的现状,被隐居之人所用,体现其价值。颈联进一步描写竹杖的特点,引发诗人对历史和边塞的联想。尾联则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感悟,不要只追求外在的形式,也不要空自期待长寿,而应该珍惜当下,有所作为。

诗歌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寓意深刻。通过对长城斑竹杖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李频[唐代]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7d944daf1399056056bb.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