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禹锡的诗>送河南皇甫少尹赴绛州>

送河南皇甫少尹赴绛州,刘禹锡送河南皇甫少尹赴绛州全诗,刘禹锡送河南皇甫少尹赴绛州古诗,送河南皇甫少尹赴绛州翻译,送河南皇甫少尹赴绛州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刘禹锡

祖帐临周道,前旌指晋城。
午桥群吏散,亥字老人迎。
诗酒同行乐,别离方见情。
从此洛阳社,吟咏属书生。

送河南皇甫少尹赴绛州译文

在通往都城的道路旁设帐饯行,你的官旗将指向晋地绛州。午桥边送别的官员们纷纷散去,绛州的老人们早已准备好迎接新太守。我们一路吟诗饮酒,欢快同行,临别之际才更显依依不舍的真情。从此以后,洛阳的诗社,就只能由我们这些书生来吟咏唱和了。

送河南皇甫少尹赴绛州注释

  • 祖帐:古代设帐饯行的习俗。祖,祭路神。
  • 周道:通往都城的道路。周,指洛阳,当时是东都。
  • 前旌:官吏出行的仪仗,这里指皇甫少尹的官旗。
  • 晋城:指绛州,在今山西省境内,春秋时为晋国都城之一。
  • 午桥:洛阳附近的桥梁名。送行者在此分手。
  • 亥字老人:指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古人用地支纪时,亥时是晚上九点到十一点,这里泛指很晚的时候。
  • 洛阳社:指洛阳的诗社,即文人雅集之所。
  • 吟咏属书生:指皇甫少尹离开后,洛阳的诗社就只能由书生们来吟咏了。属,归属。

送河南皇甫少尹赴绛州讲解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刘禹锡送别河南皇甫少尹赴任绛州所作。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以及对友人离去后洛阳诗社寂寞的感慨。

首联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和送别对象,描绘了送别的场景。“祖帐临周道,前旌指晋城”写送别地点在洛阳通往都城的道路旁,友人皇甫少尹的官旗指向晋地的绛州,简洁明了地交代了事件的背景。

颔联描写送别的情景。“午桥群吏散,亥字老人迎”写送行的官员们在午桥边散去,而绛州的老人们已经准备好迎接新太守的到来,一送一迎,对比鲜明。

颈联抒发惜别之情。“诗酒同行乐,别离方见情”写与友人一路吟诗饮酒,欢快同行,临别之际才更显依依不舍的真情,将惜别之情推向高潮。

尾联表达对友人离去后洛阳诗社寂寞的感慨。“从此洛阳社,吟咏属书生”写皇甫少尹离开后,洛阳的诗社就只能由书生们来吟咏了,暗示了友人的才华和地位在诗社中的重要性,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惋惜之情。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既有送别诗的常见主题,又融入了作者自身的情感和思考,是一首较为成功的送别诗。

刘禹锡[唐代]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7d9203ed99a1e93755ca.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