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楼钥的诗>游初暘谷及白岩>

游初暘谷及白岩,楼钥游初暘谷及白岩全诗,楼钥游初暘谷及白岩古诗,游初暘谷及白岩翻译,游初暘谷及白岩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楼钥

重来游仙都,止欲访独峰。
宁知一峰外,佳境无终穷。
何处颍川子,镜岩便相逢。
约我游白岩,轻舟借溪翁。
齐余寻宿诺,秋霁波溶溶。
清澈见石底,鑱刻惊神工。
昨登初暘谷,但见石嵌空。
兹浮悬崖下,万石森巃嵸。
上有胜绝地,古语留郭公。
鬼神谨呵护,雷霆扫尘踪。
换船到白岩,修篁掏摇清。
萦回进石屋,孤竹攒沙蜂。
洞府仙所閟,无由辨西东。
扣舷过岩下,数仞如崇墉。
石趾平如甃,奇怪遮苍穹。
更寻小蓬莱,俯瞰冯夷宫。
篙师进深窈,扪萝舍枯筇。
游子非不多,无人解从容。
我因一日留,幽寻极山中。
秋旻快排盪,日暖如春融。
归来独峰下,石影横空濛。
急呼醽醁清,浇此磊磈胸。
幸有济胜具,未能上金龙。
为君挥五弦,决眦送飞鸿。

游初暘谷及白岩译文

再次来到仙都,只想要寻访独峰。怎知独峰之外,还有无穷无尽的美景。 在哪里能遇到颍川人呢?在镜岩边竟然就相遇了。他约我同游白岩,还向溪边的老翁借了轻舟。 我整理行装,赴约而来,秋日晴朗,溪水波光荡漾。溪水清澈见底,水底的石头,像经过神工鬼斧的雕琢,令人惊叹。 昨天我登上初暘谷,只见怪石嶙峋,相互嵌合,呈现出一种奇特景观。今天我泛舟于悬崖之下,无数巨石耸立,气势磅礴。 在白岩之上,有一处绝佳的胜地,古老的传说中郭公曾在此停留。鬼神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这里,雷霆扫除尘埃,使之保持洁净。 换乘船只到达白岩,高高的竹子随风摇曳,发出清脆的声响。沿着曲折的小路进入石屋,只见孤竹丛生,像蜂巢一样密集。 洞府是仙人隐居的地方,让人难以分辨东西方向。敲打着船舷,从岩石下经过,岩石高耸,好像高大的城墙。 岩石的底部平坦如砖,千奇百怪的形状遮蔽了天空。再寻找小蓬莱,向下俯瞰,就像到了冯夷(水神)的宫殿。 船夫撑篙进入幽深之处,我攀援着藤萝,拄着枯竹。来这里游玩的人不是不多,只是没有人能够如此从容地欣赏美景。 我因此在这里停留了一天,在深山中尽情地寻幽探胜。秋天的天空晴朗开阔,阳光温暖,如同春天般舒适。 归来时,回到独峰之下,山石的影子横卧在空旷的山野中,一片朦胧。赶快叫人拿来美酒,浇灌我这胸中块垒。 幸运的是,我拥有观赏胜景的工具,只是未能登上金龙。为你弹奏五弦琴,睁大眼睛,送别远去的鸿雁。

游初暘谷及白岩注释

  • 仙都:道教名山,在今浙江缙云。
  • 独峰:仙都山中的一座山峰。
  • 颍川子:指隐居在颍川(今河南禹州一带)的人,这里泛指隐士。
  • 镜岩:仙都山中的一块岩石,光滑如镜。
  • 白岩:仙都山中的一个景点。
  • 溪翁:溪边的老翁,指船夫。
  • 齐余:整理行装。
  • 宿诺:先前约定的事情。
  • 秋霁:秋日放晴。
  • 溶溶:水波荡漾的样子。
  • 鑱刻:雕琢。
  • 神工:神工鬼斧,指大自然的造化。
  • 初暘谷:仙都山中的一个山谷。
  • 石嵌空:怪石嶙峋,相互嵌合。
  • 悬崖:高耸的崖壁。
  • 巃嵸:山石耸立的样子。
  • 郭公:指晋代道士郭璞,传说他曾游历仙都山。
  • 呵护:守护。
  • 修篁:高高的竹子。
  • 掏摇:摇曳的样子。
  • 萦回:曲折回旋。
  • 石屋:山中的石洞。
  • 孤竹:竹子的一种,生长在山中。
  • :聚集,丛生。
  • 沙蜂:像蜂巢一样密集。
  • 洞府:神仙居住的地方。
  • :隐藏。
  • 扣舷:敲打船舷。
  • :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约合七八尺。
  • 崇墉:高大的城墙。
  • 石趾:岩石的底部。
  • :砖。
  • 冯夷宫:水神冯夷的宫殿,这里指水底的美景。
  • 篙师:船夫。
  • 深窈:幽深。
  • 扪萝:攀援藤萝。
  • :抛弃。
  • 枯筇:枯槁的竹杖。
  • 游子:游人。
  • 从容:悠闲自在。
  • 秋旻:秋天的天空。
  • 排盪:晴朗开阔的样子。
  • :温暖。
  • 醽醁:美酒。
  • 磊磈:心中郁积的块垒。
  • 济胜具:观赏胜景的工具,指诗人的情怀和才华。
  • 金龙:传说中的神兽,这里指仙境。
  • 五弦:指五弦琴。
  • 决眦:睁大眼睛。
  • 飞鸿:远去的鸿雁。

游初暘谷及白岩讲解

这首诗是楼钥游览仙都山时的作品,描绘了仙都山优美的自然风光,以及诗人游山玩水的愉悦心情。

  • 诗歌主题: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游览仙都山,欣赏山水美景,抒发内心的喜悦和感叹。同时也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 艺术特色

    • 景物描写生动细腻:诗中对仙都山的景色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如“清澈见石底,鑱刻惊神工”、“万石森巃嵸”、“修篁掏摇清”等,将山石的奇特、溪水的清澈、竹林的幽静都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 用典自然:诗中引用了“颍川子”、“郭公”、“冯夷宫”等典故,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 语言流畅自然:诗歌语言流畅自然,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 情景交融:诗歌将诗人游山玩水的心情与山水美景融为一体,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
  • 诗歌结构

    • 前四句:总写重游仙都,目的是寻访独峰,却发现更多更美的景致。
    • 中间部分:详细描写了在镜岩相遇、同游白岩、初暘谷的景色、白岩的奇特、洞府的幽深等,是诗歌的主体部分。
    • 后部分:写诗人流连忘返,尽情欣赏山中美景,以及归来后抒发胸臆的感受。
    • 结尾:表达了诗人未能得道成仙的遗憾,以及对友人的送别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山水风光的佳作,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仙都山的美丽景色,也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楼钥[宋代]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7b4177c6d09b29acafad.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