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陆龟蒙的诗>四明山诗。樊榭>

四明山诗。樊榭,陆龟蒙四明山诗。樊榭全诗,陆龟蒙四明山诗。樊榭古诗,四明山诗。樊榭翻译,四明山诗。樊榭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陆龟蒙

樊榭何年筑,人应白日飞。
至今山客说,时驾玉麟归。
乳蒂缘松嫩,芝台出石微。
凭栏虚目断,不见羽华衣。

四明山诗。樊榭译文

樊榭是何年建造的呢?想必居住其中的人早已得道升天了吧。

至今山中的游客还在传说,他时常驾着玉麒麟返回此地。

像乳头一样的菌类依附着松树,显得格外嫩绿,灵芝般的台榭从石头中生长出来,显得那样隐约。

我独自凭栏远望,极目天涯,却再也见不到仙人的身影和华美的羽衣了。

四明山诗。樊榭注释

  • 樊榭:指樊姓隐士所建的亭榭。陆龟蒙曾隐居松江甫里,自号甫里先生、江湖散人,仰慕隐逸之士。
  • 白日飞:指白日飞升,道教传说中的一种成仙方式。
  • 玉麟:玉麒麟,传说中的神兽,常与仙人、隐士联系在一起。
  • 乳蒂:形状像乳头的菌类,多生长在树木上。
  • 芝台:用灵芝搭建的台榭,形容环境清幽、仙气弥漫。
  • 羽华衣:仙人的羽衣,华丽的服饰。

四明山诗。樊榭讲解

这首诗是陆龟蒙游览四明山樊榭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之士的仰慕之情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点明题旨,提出樊榭的来历和仙人升天的传说,为全诗定下了一种飘渺、神秘的基调。颔联承接首联,继续渲染樊榭的仙气,传说隐士会驾着玉麒麟归来,更增添了此地的神秘色彩。颈联描写樊榭周围的自然环境,用“乳蒂”、“芝台”等意象,烘托出一种清幽、仙气的氛围。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凭栏远望,却不见仙人踪迹的失落之情,以及对世事变迁、人事无常的感慨。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飘渺空灵,既表达了诗人对隐逸之士的向往之情,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伤感和无奈。通过对樊榭的描写和对仙人传说的渲染,诗人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

陆龟蒙[唐代]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79c67aec39a2db393a7d.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