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弥逊的诗>洞仙歌(登临漳城咏梅)>

洞仙歌(登临漳城咏梅),李弥逊洞仙歌(登临漳城咏梅)全诗,李弥逊洞仙歌(登临漳城咏梅)古诗,洞仙歌(登临漳城咏梅)翻译,洞仙歌(登临漳城咏梅)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弥逊

断桥斜路,又是春来也。
仙掌挼云半开谢。
尽凝酥砌粉,不似真香,分明对、冰雪肌肤姑射。
天涯伤老大,万斛新愁,一笑端须问花借。
纵广平冷淡,铁石心肠,未拚得、花里风前月下。
为传语、游蜂缓经营,且留与山翁,醉吟清夜。

洞仙歌(登临漳城咏梅)译文

残雪消融,连接断桥的小路蜿蜒向前,又是一年春回大地的时候了。梅花如仙人伸开的手掌般,在云端轻揉慢捻,半开半谢,娇艳无比。它凝结着洁白的酥油和细腻的粉末,却不如它自身散发的真香。面对这冰清玉洁的梅花,如同传说中冰雪肌肤的仙女姑射。

身处天涯海角,感叹自己渐渐老去,心中积满了无限的愁绪,想用微笑来排遣,却只能向梅花借取几分慰藉。纵然如西晋名士广平那样冷漠淡泊,拥有如铁石般坚硬的心肠,也无法抵挡梅花在风中、月下的美丽。

请转告那些忙碌的蜜蜂们,暂时放缓你们采蜜的脚步,留下这美丽的梅花,让山翁在清冷的夜晚,沉醉在梅花的芬芳中,尽情吟咏。

洞仙歌(登临漳城咏梅)注释

  • 洞仙歌:词牌名。
  • 漳城:指作者当时所居之地。
  • 断桥斜路:指残雪消融后,连接断桥的蜿蜒小路。
  • 仙掌挼云:形容梅花如仙人伸开的手掌,在云端轻揉慢捻。挼(ruó):揉搓。
  • 酥砌粉:形容梅花洁白如酥油,细腻如粉末。
  • 姑射(gū yè):传说中的仙女,肌肤如冰雪般洁白。
  • 天涯: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 老大:指年老。
  • 万斛(hú):形容极多的数量。斛,古代容量单位。
  • 广平:指西晋名士广平成公绥,以冷淡著称。
  • 拚得:抵挡得住。
  • 游蜂:指忙碌采蜜的蜜蜂。
  • 山翁:词人自称。
  • 清夜:清冷的夜晚。

洞仙歌(登临漳城咏梅)讲解

这首《洞仙歌·登临漳城咏梅》是李弥逊登临漳城时,见到梅花盛开,有感而发所作。词的上片描写了梅花的美丽和词人面对梅花时的感受。梅花在残雪中开放,显得格外清丽脱俗。词人将梅花比作仙人,又用“酥砌粉”来形容梅花的洁白细腻,突出了梅花的仙姿。面对如此美丽的梅花,词人却感到自己身处天涯,年华老去,心中充满了愁绪。他想从梅花那里寻求慰藉,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词的下片则进一步抒发了词人的情感。他认为即使是像广平那样冷淡的人,也无法抵挡梅花的魅力。词人希望蜜蜂们能够放缓采蜜的脚步,留下梅花,让自己能够在清冷的夜晚,沉醉在梅花的芬芳中,尽情吟咏。这表达了词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也寄托了词人希望能够保持内心的纯洁和美好的愿望。

整首词语言清丽,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表达了词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也抒发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词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使得梅花的形象更加生动,也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

李弥逊[宋代]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788bfc80d7b7a508b6b4.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