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极目天无柱,渺渺横流浪有花。
客子方思舟下碇,阴虬自喜海为家。
村遥树列秦川霁,岸阔牛分触氏蜗。
鸢啸风高良可畏,此情难论坎中蛙。
大家都搜:
淮水暴涨舟中有作译文
一路远行,极目远望,天空仿佛没有支撑的柱子,一片空旷。宽阔的淮水奔腾汹涌,浪花飞溅,如同朵朵绽放的鲜花。我这个漂泊的游子正想着把船停靠下来,水中的蛟龙却得意洋洋,以为大海就是它的家。遥远的村庄,树木成行,雨后初晴的秦川显得格外明净。宽阔的河岸上,放牛的人家很少,零星分散,如同蜗牛的触角般稀疏。风在高空呼啸,老鹰鸣叫着盘旋,这景象实在令人感到畏惧。我此刻的心情,真是难以向井底之蛙诉说。
淮水暴涨舟中有作注释
淮水暴涨舟中有作讲解
这首诗是刘筠在淮水暴涨时所作,描写了旅途中的见闻和感受。全诗通过对淮水暴涨景象的细致描绘,以及对沿途景物的观察,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面对自然伟力时产生的复杂情感。
首联描绘了淮水暴涨的壮阔景象。“行行极目天无柱,渺渺横流浪有花”,诗人极目远望,只见洪水浩渺无边,仿佛天空失去了支撑的柱子,水流奔腾汹涌,浪花飞溅如花。这两句气势磅礴,展现了自然界的强大力量,也暗示了诗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感。
颔联写诗人的思绪和水中动物的得意。“客子方思舟下碇,阴虬自喜海为家”,诗人作为漂泊的游子,希望能够停船靠岸,但水中的蛟龙却得意洋洋,以为整个大海都是它的家。这里将诗人的漂泊无定与水中动物的自由自在进行对比,更突显了诗人的孤独和漂泊感。
颈联描写了雨后初晴的景象和沿途的村落。“村遥树列秦川霁,岸阔牛分触氏蜗”,雨后初晴,秦川平原上的树木成行排列,遥远的村庄若隐若现。宽阔的河岸上,放牛的人家稀少分散,如同蜗牛的触角一般。这两句描绘了宁静的乡村景象,与前两联的壮阔形成对比,也暗示了诗人渴望安定生活的心情。
尾联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情感。“鸢啸风高良可畏,此情难论坎中蛙”,高空中老鹰鸣叫着盘旋,狂风呼啸,这景象实在令人感到畏惧。诗人此刻的心情,真是难以向井底之蛙诉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面对自然伟力时的敬畏之情,以及因无人理解而产生的孤独感。全诗以“坎中蛙”作结,更突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淮水暴涨景象的描绘和对沿途景物的观察,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面对自然伟力时产生的复杂情感,以及渴望安定生活的心情。全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大全
别人正在查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778a7b72f92953a56417.html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