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端的诗>病后游青龙寺>

病后游青龙寺,李端病后游青龙寺全诗,李端病后游青龙寺古诗,病后游青龙寺翻译,病后游青龙寺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端

病来形貌秽,斋沐入东林。
境静闻神远,身羸向道深。
芭蕉高自折,荷叶大先沈。

病后游青龙寺译文

大病一场后容貌变得憔悴不堪,斋戒沐浴后我来到了东林寺。 寺庙清幽寂静,仿佛能感受到神灵的遥远,身体虚弱更使我向往佛道之深奥。 高大的芭蕉因承受不住自身的重量而折断,宽大的荷叶也因秋风的吹袭而率先凋零沉没。

病后游青龙寺注释

  • 病来形貌秽: 生病后容貌变得憔悴不堪。“秽”指肮脏,引申为憔悴,难看。
  • 斋沐入东林: 斋戒沐浴后进入东林寺。“斋沐”指斋戒沐浴,是古代祭祀或礼佛前的准备。“东林”指东林寺,在今江西庐山。
  • 境静闻神远: 环境清静,感觉神灵遥远。“境静”指环境清幽寂静。“神远”指神灵遥远,指佛道高深莫测。
  • 身羸向道深: 身体虚弱,更加向往佛道之深。“羸”指虚弱。“向道深”指向往佛道,认为佛道深奥。
  • 芭蕉高自折: 高大的芭蕉因自身太高而折断。
  • 荷叶大先沈: 宽大的荷叶首先凋零沉没。“沈”通“沉”。

病后游青龙寺讲解

这首诗是李端病后游青龙寺时所作。诗中描写了诗人病后初愈,到寺庙休养身心,感悟佛道的经历和感受。

首联写病后的状态和去处。诗人先写自己因病导致容貌憔悴,然后写自己斋戒沐浴后前往东林寺,表达了希望通过佛寺的清净来恢复身心,寻求精神慰藉的愿望。

颔联写寺庙的感受。诗人感受到寺庙的清幽寂静,仿佛能感受到神灵的遥远。身体的虚弱,反而让他更加向往佛道的深奥。

颈联通过描写芭蕉和荷叶的自然现象,暗示了盛极必衰的道理。芭蕉高大,但最终因自身原因而折断;荷叶宽大,却也逃不过秋风的摧残而率先凋零。诗人用自然界的现象来隐喻人生,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佛道的向往。诗中既有对病后身体的描写,也有对寺庙环境的感受,更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李端[唐代]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76dc979fd724f82e2fb9.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