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罗隐的诗>轻飙>

轻飙,罗隐轻飙全诗,罗隐轻飙古诗,轻飙翻译,轻飙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罗隐

轻飙掠晚莎,秋物惨关河。
战垒平时少,斋坛上处多。
楚虽屈子重,汉亦忆廉颇。
不及云台议,空山老薜萝。

轻飙译文

微风轻轻拂过傍晚的莎草,秋天的景象显得萧瑟凄凉,关隘山河一片惨淡。战火堡垒在太平时期很少用到,祭祀的斋坛却建在高处,随处可见。楚国虽然重视屈原这样的贤才,汉朝也还怀念廉颇这样的老将。但他们都比不上当年在云台阁议定功臣的待遇,只能在空旷的山林中与薜萝一起衰老。

轻飙注释

  • 轻飙:微风。
  • 晚莎:傍晚的莎草。莎,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水边或阴湿的地方。
  • 秋物:秋天的景象。
  • 惨:凄惨,暗淡。
  • 关河:关隘山河,指边塞地区。
  • 战垒:作战的堡垒。
  • 平时:太平时期。
  • 斋坛:祭祀用的高坛。
  • 楚虽屈子重:即使楚国这样重视屈原。屈子,指屈原。
  • 汉亦忆廉颇:汉朝也还怀念廉颇。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汉朝时人常以廉颇喻老将。
  • 云台议:指汉明帝时,在云台阁画功臣像一事。
  • 薜萝:两种蔓生植物,常用来比喻隐居生活。

轻飙讲解

这首诗是罗隐的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人通过描写秋日萧瑟的景象,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判,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

首联点明时令和环境,以“轻飙”、“晚莎”、“秋物”、“惨”等词语,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颔联写现实的社会现象,太平时期战垒少用,而斋坛却到处可见,暗示了社会重虚文而轻实用的风气。

颈联以楚国重视屈原,汉朝怀念廉颇为例,说明国家应该重视人才。屈原虽受楚国重用,但最终被流放;廉颇虽是老将,也曾被赵国遗弃。这里诗人是为自己怀才不遇而鸣不平。

尾联更进一步,以云台阁功臣与山林老薜萝作对比,表达了自己对那些不能得到重用的人才的惋惜,以及自己隐居山林的无奈。云台阁功臣是受国家重用,名垂青史的人;而薜萝则象征着隐居山林,无人问津的贤才。诗人自比为“空山老薜萝”,流露出深深的失落感。

全诗语言精炼,感情真挚,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诗人借古讽今,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人才埋没的惋惜。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不甘平庸的志向。

罗隐[唐代]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7622ca878a7558e0f5ee.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