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新的诗>过永安院>

过永安院,李新过永安院全诗,李新过永安院古诗,过永安院翻译,过永安院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新

山暗云垂地,豀回树倒流。
诗随梅冷落,梦入鸟钩辀。
欲住无佳致,重来即旧游。
村眉攒八字,已解作春愁。

过永安院译文

山色昏暗,乌云低垂仿佛要贴到地面,溪流回旋,水势湍急好像树木都要被冲倒。我的诗歌也像寒梅一样孤寂冷落,梦中进入了像鸟喙一样弯曲的车辕。想要在此地居住却找不到好的意境,即使再次来游玩也只是重复旧日的景象。村人的眉毛紧锁成八字形,似乎已经将生活愁苦理解成了春日里的忧愁。

过永安院注释

  • 永安院:寺庙名,具体地点不详。
  • 山暗云垂地:形容山色昏暗,乌云低垂,景象压抑。
  • 豀(xī):山间的小溪。
  • 树倒流:形容水势湍急,好像树木都要被冲倒。
  • 诗随梅冷落:以梅花自喻,表达自己诗歌的孤寂冷落。
  • 鸟钩辀(zhōu):指车辕弯曲如鸟喙。
  • 佳致:美好的意境。
  • 旧游:过去游玩的地方。
  • 村眉攒八字:形容村人愁眉不展的样子。
  • 解作春愁:理解成为春日里的忧愁,此处有将生活愁苦转化为诗意表达的意味。

过永安院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永安院时的所见所感。首联描绘了阴沉压抑的环境,山色昏暗,乌云低垂,溪流湍急,给人一种萧条凄凉之感。颔联通过梅花和梦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惆怅,诗歌也像寒梅一样无人欣赏,梦中也只是停留在旧日的景象。颈联则表达了诗人想要在此地寻觅佳境却不可得的无奈,即使重游也只是重复过去的经历。尾联则将笔触转向了村人,他们的愁眉不展,似乎已经将生活中的苦闷转化为了诗意的春愁。全诗意境萧瑟,情感低沉,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漂泊无依的感伤情怀。诗人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诗中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美好意境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复杂而矛盾的内心世界。

李新[宋代]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75a6a52a4fcffd0093c8.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