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辰翁的诗>念奴娇(和臞山用槐城韵见寿)>

念奴娇(和臞山用槐城韵见寿),刘辰翁念奴娇(和臞山用槐城韵见寿)全诗,刘辰翁念奴娇(和臞山用槐城韵见寿)古诗,念奴娇(和臞山用槐城韵见寿)翻译,念奴娇(和臞山用槐城韵见寿)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刘辰翁

沧洲一叶,待借君、回我炉亭春意。
突兀灵光无立壁,八面江风寒齿。
乡屐廊深,笼门槛赤,数月今才几。
千年未论,岂无数十年计。
我本高卧墙东,何知人事,推枕为君起。
憔悴庚寅何足记,不觉联翩宾戏。
白雪阳春,黄鸡唱日,绝少澄心纸。
我歌草草,和章有例还例。

念奴娇(和臞山用槐城韵见寿)译文

我如沧海中的一片孤舟,正等待着你,将炉亭的春意带回给我。灵光殿突兀耸立,却无遮挡之壁,四面八方的江风吹来,寒冷刺骨。你穿着乡间的木屐,走过深深的廊道,踏上红色的门槛,我们相隔数月,今日才得相见。千年的历史不必去谈论,难道我们还不能规划几十年的未来?我本想在墙东高卧隐居,怎知世事变迁,为了你不得不推开枕头起身相迎。庚寅年的憔悴困顿,又何足挂齿,不知不觉间,我们又像往常一样欢聚宴饮。高雅的《阳春白雪》之曲,雄鸡高唱的晴朗日子,都需要澄心静气的纸张来记录,实在太少了。我的歌声粗陋草率,你的和诗也只是依照惯例应酬而已。

念奴娇(和臞山用槐城韵见寿)注释

  • 念奴娇:词牌名。
  • 和臞山用槐城韵见寿:用槐城的韵律,为臞山祝寿而作。臞山,人名。槐城,地名。
  • 沧洲一叶:比喻自己像沧海中的一片孤舟,漂泊不定。沧洲,指水边,多指隐居之地。
  • 炉亭:指作者或朋友的居所,可能有取暖的炉子。
  • 灵光:指灵光殿,形容高大突兀。
  • 乡屐:指乡间穿的木屐。
  • 廊深:指廊道幽深。
  • 笼门槛赤:门槛漆成红色,形容官宦人家的门第。笼,一说有笼罩之意,形容门槛之高。
  • 庚寅:干支纪年,此处指作者经历困顿的年份。
  • 宾戏:指宾主之间的宴饮酬唱。
  • 白雪阳春:指高雅的乐曲。
  • 黄鸡唱日:指晴朗的白天。黄鸡,即家鸡。
  • 澄心纸:一种质地精良的纸张,适合书写绘画。
  • 草草:粗略,随便。
  • 和章有例还例:指和诗只是依照惯例应酬,并非发自内心。

念奴娇(和臞山用槐城韵见寿)讲解

这首词是刘辰翁为朋友臞山祝寿而作,词中表达了作者在动荡时局下的漂泊之感和对朋友的深切情谊。

词的上片,作者以“沧洲一叶”自比,表达自己如沧海孤舟,漂泊无依的处境,渴望朋友能带来生机与希望。接着描写灵光殿的寒冷和与朋友久别重逢的喜悦,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下片,作者回忆往昔的困顿,感慨人事变迁,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最后,作者自谦歌声粗陋,也暗示了在动荡的时局下,难以真正表达内心的情感。全词情感真挚,语言含蓄,反映了作者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复杂心境。

刘辰翁[宋代]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75a2f33fee81cf1f4c75.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