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益的诗>五城道中>

五城道中,李益五城道中全诗,李益五城道中古诗,五城道中翻译,五城道中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益

金铙随玉节,落日河边路。
沙鸣后骑来,雁起前军度。
五城鸣斥堠,三秦新召募。
天寒白登道,塞浊阴山雾。
仍闻旧兵老,尚在乌兰戍。
笳箫汉思繁,旌旗边色故。
寝兴倦弓甲,勤役伤风露。
来远赏不行,锋交勋乃茂。
未知朔方道,何年罢兵赋。

五城道中译文

金铙和玉节伴随着队伍,夕阳西下,我们走在黄河边的小路上。风沙鸣响,后面的骑兵奔驰而来,大雁惊起,前面的军队正在渡河。五座城池传来鸣叫的斥候烽火,关中地区刚刚征集了新兵。天气寒冷,白登山的道路难行,边塞笼罩着阴山的雾气。

还听说以前的老兵,仍然在遥远的乌兰戍守边疆。胡笳和箫声勾起浓浓的汉朝思绪,旌旗的颜色也已陈旧褪色。士兵们睡卧不安,弓箭铠甲不离身,辛勤戍边,风吹日晒。前来远方的人不能得到封赏,只有奋勇杀敌立下战功才能得到提拔。不知道北方边境的战事,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征兵赋税。

五城道中注释

  • 金铙(náo): 古代军中乐器,铜制,形如钲。
  • 玉节: 古代使臣所持的符节,以玉为饰。
  • 斥堠(hòu): 古代边境上设置的用以侦察敌情的土堡,也指烽火台。
  • 三秦: 指关中地区。秦朝灭亡后,项羽将关中分为雍、塞、翟三国,故称三秦。
  • 白登道: 即白登山,在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汉高祖刘邦曾被匈奴围困于此。
  • 阴山: 山脉名,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 乌兰戍: 指遥远的边塞驻地。乌兰,蒙古语,意为红色。
  • 笳(jiā): 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类似于今天的唢呐。
  • 朔方: 指北方边境地区。
  • 兵赋: 征兵和征收赋税。

五城道中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奉命出使边塞途中的景象,表达了对边塞战争的忧虑和对戍边将士的同情。

首联点明诗人出使的身份和行进的地点,暗示了边塞的遥远和艰苦。颔联描绘了行军的景象,风沙、雁群、鸣镝,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战争气氛。颈联描写了边塞的地理环境和征兵的情况,突出了边塞的寒冷和战争的频繁。尾联表达了诗人对边塞战争的忧虑,希望早日停止战争,让百姓安居乐业。

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比、衬托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例如,用“金铙随玉节”与“沙鸣后骑来”对比,既表现了出使的庄严,又暗示了边塞的紧张;用“天寒白登道,塞浊阴山雾”衬托了边塞环境的恶劣。

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李益[唐代]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74d6c3bea4f08b9c5b1c.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