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林景熙的诗>石翁妪>

石翁妪,林景熙石翁妪全诗,林景熙石翁妪古诗,石翁妪翻译,石翁妪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林景熙

束艾楚俗愚,铸金秦民怖。
何年斲云根,偶立此翁妪。
千春衣莓苔,偕老食风露。
世人轻结发,覆水或旦暮。
乃羽无情缘,永与天壤固。
停舟一访古,久欲祛此锢。
父老向我言,曾是梁朝墓。
衣冠化黄土,古丘亦成路。
当年殉金棺。
兹物独如故。
阅世如过客,兴亡了不悟。
时借牛砺角,敲火戏童竖。

石翁妪译文

楚地风俗愚昧,用艾草扎人形来驱邪避灾;秦朝百姓畏惧强权,销毁兵器铸成金人。不知是哪年开凿山根,偶然形成这对石翁妪。千年以来身披莓苔,相伴相依餐风饮露。世人轻易结为夫妻,感情却像泼出去的水一样转瞬即逝。而这对石翁妪没有情感的牵绊,却能永远与天地共存。我停船来访古,早就想消除对它们的误解。父老乡亲告诉我,这里曾经是梁朝的墓地。墓中人的衣冠早已化为尘土,古老的坟丘也变成了道路。当年殉葬的金棺早已不见踪影,只有这对石翁妪依然如故。它们阅尽世事,像过客一样,对人世间的兴亡毫不关心。时常有小孩借它们磨牛角,敲击取火,嬉戏玩耍。

石翁妪注释

  • 束艾:用艾草扎成小人,楚地风俗,用于驱邪避灾。
  • 铸金:秦始皇收天下兵器,销毁后铸成金人。
  • 斲(zhuó)云根:开凿山根。云根,山脚。
  • 翁妪(yù):老翁和老妇,这里指石像。
  • 莓苔:青苔。
  • 结发:指结婚。古时夫妻结婚时,取双方头发结在一起,表示永结同心。
  • 覆水: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
  • 旦暮:早晚,形容时间短。
  • 乃羽无情缘:乃,而;羽,指有羽毛有翅膀的生物,比喻有情感的生物。
  • 天壤固:与天地一样长久。
  • 祛(qū)此锢(gù):消除对它们的误解。锢,禁锢,引申为成见,误解。
  • 梁朝:指南北朝时期的梁朝。
  • 殉金棺:用金棺殉葬。
  • 兹物:此物,指石翁妪。
  • 阅世:经历世事。
  • 了不悟:一点也不觉悟,不关心。
  • 牛砺角:用牛角磨砺石像。砺,磨。
  • 童竖(shù):儿童。

石翁妪讲解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对历经沧桑的石翁妪,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诗的前半部分描写石翁妪的外形和经历,用“束艾楚俗愚,铸金秦民怖”两句,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更迭。诗人赞美石翁妪的永恒存在,与世人短暂易逝的感情形成对比。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父老的讲述,揭示了石翁妪原本是梁朝墓地的石像。墓中人的衣冠早已化为尘土,只有石翁妪依然如故,见证着历史的兴衰。最后,诗人描写儿童在石翁妪旁嬉戏玩耍的场景,更显出石翁妪的超然物外,对人世间的兴亡毫不关心。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蕴含着对历史、人生和永恒的思考。诗人借石翁妪这一物象,表达了自己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永恒不变的追求。

林景熙[宋代]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73d6b1d56f6e8dc0568e.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