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新的诗>自西悬趋南郑道中杂咏三首其一>

自西悬趋南郑道中杂咏三首其一,李新自西悬趋南郑道中杂咏三首其一全诗,李新自西悬趋南郑道中杂咏三首其一古诗,自西悬趋南郑道中杂咏三首其一翻译,自西悬趋南郑道中杂咏三首其一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新

爱山不道妨行色,碍眼仍须彻帽裙。
愿借仙人白鹇尾,自家亲扫北山云。

自西悬趋南郑道中杂咏三首其一译文

喜爱山景却并不妨碍赶路,山色映入眼帘,即使戴着帽子也要撩起裙边仔细观赏。真希望借来仙人的白鹇鸟尾,亲自扫去北山的云雾。

自西悬趋南郑道中杂咏三首其一注释

  • 西悬:指作者出发的地点。
  • 南郑:今陕西汉中,诗人的目的地。
  • 妨行色:妨碍行程。行色,指赶路的心情或状态。
  • 碍眼:映入眼帘,吸引目光。
  • 彻帽裙:撩起帽子和裙边,以便更好地观看。彻,通“撤”,揭开,撩起。
  • 白鹇(xián):一种美丽的白色鸟类,古代常被视为仙禽。
  • 北山:泛指北方山脉。因南郑地处北方,故称北山。

自西悬趋南郑道中杂咏三首其一讲解

这首诗是李新在前往南郑途中所作,描绘了诗人热爱山水、不顾旅途劳顿,也要欣赏山景的心情。

首联点明主题:诗人喜爱山水,但并没有因为赶路而放弃欣赏美景。“爱山不道妨行色”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喜爱之情,即使在赶路途中也不愿错过。“碍眼仍须彻帽裙”进一步刻画了诗人对山景的痴迷,为了看得更清楚,甚至不惜撩起帽子和裙边。

颔联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更加充分地欣赏山景的愿望。“愿借仙人白鹇尾”运用了想象,希望借助仙人的力量,用白鹇鸟的尾巴扫开云雾。“自家亲扫北山云”则更直接地表达了诗人想要亲自拨开云雾,欣赏北山美景的强烈愿望。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却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热爱山水、不顾旅途劳顿也要欣赏美景的心情,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美好的向往。诗人将对山水的喜爱之情融入到日常的行路之中,使得诗歌更具有生活气息。

李新[宋代]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707b39eb22dadf49a2af.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