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益的诗>轻薄篇>

轻薄篇,李益轻薄篇全诗,李益轻薄篇古诗,轻薄篇翻译,轻薄篇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益

豪不必驰千骑,雄不在垂双鞬。
天生俊气自相逐,出与雕鹗同飞翻。
朝行九衢不得意,下鞭走马城西原。
忽闻燕雁一声去,回鞍挟弹平陵园。
归来青楼曲未半,美人玉色当金尊。
淮阴少年不相下,酒酣半笑倚市门。
安知我有不平色,白日欲落红尘昏。
死生容易如反掌,得意失意由一言。
少年但饮莫相问,此中报仇亦报恩。

轻薄篇译文

豪迈之士不必驱驰千骑,英雄之人不在于悬挂双鞬。天生的英俊之气自然相互追逐,出外则与雕和鹗一同高飞翻腾。

早晨在京城大道上行走却不得意,于是挥鞭策马奔驰到城西郊野。忽然听到燕雁一声鸣叫远去,便调转马头,挟带弹弓来到平陵园。

回来时,青楼里的乐曲还未演奏过半,美人们如玉的容颜正对着金樽。淮阴的少年们互不相让,酒酣耳热之际半醉半笑着倚靠在市门旁。

谁知道我心中怀有不平之气?太阳将要落下,红尘也变得昏暗。生死之事容易得如同翻手掌,得意与失意往往只在于一句话。

少年们只管饮酒,不要互相询问,我在这其中报仇也报恩。

轻薄篇注释

  • 轻薄篇:汉乐府旧题,内容多描写游侠少年放荡不羁的生活。
  • 豪不必驰千骑:真正的豪杰,不必靠千骑来显示声势。
  • 雄不在垂双鞬:真正的英雄,不在于佩戴双鞬(装弓箭的袋子)来显威风。鞬,音jiàn,箭袋。
  • 俊气:英俊的气概。
  • 雕鹗:两种凶猛的鸟。比喻气概雄健。
  • 九衢:指京城的大道。
  • 平陵园:汉昭帝陵园。
  • 青楼:指妓院。
  • 金尊:金杯。
  • 淮阴少年:指像当年淮阴屠中少年那样的人物。淮阴,今江苏淮阴。
  • 安知:哪里知道。
  • 反掌:翻转手掌,比喻非常容易。
  • 由一言:取决于一句话。
  • 但饮:只管饮酒。

轻薄篇讲解

这首《轻薄篇》是李益所作,诗歌描绘了一个侠义少年形象,展现了他豪放不羁、恩怨分明的性格。

诗的前四句,写少年气概不凡,天生英俊,不靠外在的装束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是与雄鹰一同翱翔,气魄豪迈。

中间八句,描写少年生活场景:早晨在京城失意,便纵马郊外,又到平陵园打猎,归来后又到青楼寻乐。这些看似漫无目的的行动,实则暗示了少年内心的不平静。

后八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不平之气,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他看透了人生的得意与失意,生死容易如反掌,所以劝少年们只管饮酒作乐,不必追问自己的身世和遭遇,因为自己身负报仇雪恨的重任。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风格豪放洒脱,既有对少年意气风发的描绘,也有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深刻的思想。诗中“死生容易如反掌,得意失意由一言”等句,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这首诗歌既展现了少年游侠的形象,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人生的思考。

李益[唐代]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6c6e1829f6cac32706b7.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