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龄嗟倏忽,一旦向山阿。
丹桂销已尽,青松哀更多。
薰风虚听曲,薤露反成歌。
自有藏舟处,谁怜隙驷过。
恻怆恒山羽,留连棣萼篇。
佳城非旧日,京兆即新阡。
城郭三千岁,丘陵几万年。
唯馀松柏垄,朝夕起寒烟。
短歌三献曲,长夜九泉台。
此室玄扃掩,何年白日开。
荒郊疏古木,寒隧积陈荄,独此伤心地,松声薄暮来。
大家都搜:
百龄嗟倏忽,一旦向山阿。
丹桂销已尽,青松哀更多。
薰风虚听曲,薤露反成歌。
自有藏舟处,谁怜隙驷过。
恻怆恒山羽,留连棣萼篇。
佳城非旧日,京兆即新阡。
城郭三千岁,丘陵几万年。
唯馀松柏垄,朝夕起寒烟。
短歌三献曲,长夜九泉台。
此室玄扃掩,何年白日开。
荒郊疏古木,寒隧积陈荄,独此伤心地,松声薄暮来。
丹阳刺史挽词译文
人生百年转眼即逝,一旦离世便归葬山间。象征功名的丹桂已经凋零,唯有青松更添哀伤。过去常听的《薰风》乐曲已成空,如今送葬的《薤露》反倒成了歌。自有安葬棺木的地方,谁还会怜惜时光如白驹过隙般飞逝呢?
悲伤之情如恒山的羽毛般轻飘飘,对兄弟情谊的留恋化作《棣萼》篇章。坟墓已不是往昔的旧址,而是在京兆重新选择的新墓地。城郭经历了三千年的岁月变迁,丘陵也已存在了几万年。唯有松柏守护着坟墓,早晚升起阵阵寒冷的烟雾。
用短歌表达三次祭奠的心意,死者长眠于九泉之下。墓室的门永远关闭,不知何时才能再次见到阳光。荒凉的郊外遍布稀疏的古树,寒冷的墓道堆积着陈旧的草根。唯有这令人伤心的地方,在薄暮时分传来阵阵松涛声。
丹阳刺史挽词注释
丹阳刺史挽词讲解
这首《丹阳刺史挽词》是唐代诗人骆宾王为悼念一位已故的丹阳刺史所作。全诗以哀婉的笔调,表达了对死者的深切悼念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首联“百龄嗟倏忽,一旦向山阿”,开篇即点明人生的短暂和生命的脆弱。颔联“丹桂销已尽,青松哀更多”,以丹桂的凋零和青松的哀鸣,象征死者功名的消逝和亲友的悲伤。颈联“薰风虚听曲,薤露反成歌”,以生前享受的荣华与死后悲凉的挽歌作对比,更显人生的虚幻。尾联“自有藏舟处,谁怜隙驷过”,暗示人生的归宿是死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第二联着重描写墓地的环境和对死者的怀念。“恻怆恒山羽,留连棣萼篇”,表现出诗人悲伤的心情和对兄弟情谊的留恋。“佳城非旧日,京兆即新阡”,说明墓地已迁至新的地方。“城郭三千岁,丘陵几万年”,感叹世事变迁,唯有丘陵长存。“唯馀松柏垄,朝夕起寒烟”,描写墓地松柏环绕,烟雾缭绕的凄凉景象。
第三联则表达了对死者的祭奠和对死亡的思考。“短歌三献曲,长夜九泉台”,以祭祀的仪式和阴间的长夜,象征死者的永眠。“此室玄扃掩,何年白日开”,表达了对死者永别的哀伤。“荒郊疏古木,寒隧积陈荄”,描绘了荒凉的墓地环境。“独此伤心地,松声薄暮来”,再次以松涛声来渲染悲凉的气氛,表达诗人对死者的无限哀思。
全诗语言简洁凝练,感情真挚深沉,既表达了对死者的悼念,也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词大全
别人正在查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6b4aed0f0021bafc27dd.html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