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涉的诗>重过文上人院>

重过文上人院,李涉重过文上人院全诗,李涉重过文上人院古诗,重过文上人院翻译,重过文上人院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涉

南随越鸟北燕鸿,松月三年别远公。
无限心中不平事,一宵清话又成空。

重过文上人院译文

我像候鸟一样,一会儿向南追随越地的鸟儿,一会儿又向北追逐北方的鸿雁,居无定所。离开文上人所在的寺院已经三年了,这三年里我一直漂泊在外。心中积压了无数不平之事,本想今夜与老朋友倾诉一番,却又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最终化为乌有。

重过文上人院注释

  • 重过:再次经过,重访。
  • 文上人:僧人的尊称。上人,指有德行的僧人。
  • 南随越鸟北燕鸿:形容自己像候鸟一样,到处漂泊。越鸟,指南方之鸟。燕鸿,指北方之雁。
  • 松月:指寺院。寺院多植松树,夜晚有明月,故以“松月”代指寺院。
  • 远公:指文上人。古人称僧人为“公”。
  • 不平事:指心中不满、愤懑的事情。
  • 清话:清谈,指促膝交谈,倾诉心事。
  • 成空:成为空虚,指希望落空。

重过文上人院讲解

这首诗是李涉重访文上人寺院时所作。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漂泊不定、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以及对老朋友的思念和未能倾诉衷肠的遗憾。

首联“南随越鸟北燕鸿,松月三年别远公”,交代了诗人长期漂泊在外,与文上人分别已久的事实。“南随越鸟北燕鸿”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四处奔波、行踪不定的生活状态,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定感。“松月三年别远公”则点明了诗人此次重访的目的,即是为了探望老朋友文上人。

颔联“无限心中不平事,一宵清话又成空”,是全诗的核心,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遗憾。“无限心中不平事”概括了诗人积压已久的郁闷之情,暗示了诗人可能遭遇了 political 上的挫折或者人生道路上的困境。“一宵清话又成空”则表达了诗人未能与老朋友倾诉衷肠的遗憾,暗示了诗人此次重访可能未能如愿,或者因为时间仓促,未能尽情倾诉。

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漂泊不定、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以及对老朋友的思念和未能倾诉衷肠的遗憾。诗人以候鸟自比,以“松月”代指寺院,以“清话”代指倾诉,用简洁的意象,营造了一种凄凉、惆怅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

李涉[唐代]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6a717e46bdf9cddf1dda.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