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复的诗>晚出西郊>

晚出西郊,李复晚出西郊全诗,李复晚出西郊古诗,晚出西郊翻译,晚出西郊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复

晚日登西原,劲风飘我衣。
萧萧班马鸣,野旷行人稀。
抚辔无与语,目送新鸿飞。
俗尘叹久艰,故山多蕨薇。

晚出西郊译文

傍晚时分登上西郊的原野,强劲的风吹动着我的衣裳。萧萧的马鸣声传来,空旷的野外几乎看不到行人。我抚摸着马缰,却找不到可以交谈的人,只能目送着新归的鸿雁远去。叹息自己长期困于世俗的纷扰中,故乡的山上却长满了可以食用的蕨薇。

晚出西郊注释

  • 西郊:指京城西边的郊野。
  • 西原:西边的原野。
  • 劲风:强劲的风。
  • 飘:吹动。
  • 萧萧:马叫的声音。
  • 班马:离群的马。
  • 野旷:野外空旷。
  • 行人稀:行人稀少。
  • 抚辔(pèi):抚摸马缰。辔,马缰绳。
  • 与语:交谈。
  • 新鸿:新归来的鸿雁。
  • 俗尘:指官场或世俗的烦扰。
  • 久艰:长期困顿。
  • 故山:故乡的山。
  • 蕨薇(jué wēi):蕨菜和薇菜,都是可以食用的野菜。这里代指隐居生活。

晚出西郊讲解

这首诗是李复晚出西郊时所作,抒发了诗人厌倦官场,思念隐居生活的感情。

首联描写了诗人登上西郊原野的景象。“晚日登西原,劲风飘我衣”,诗人傍晚登上西郊的原野,强劲的风吹动着他的衣裳,寥寥两句,就勾勒出一幅开阔而萧瑟的画面。

颔联进一步描写了西郊原野的荒凉景象。“萧萧班马鸣,野旷行人稀”,离群的马发出萧萧的叫声,空旷的野外几乎看不到行人,更加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

颈联转入抒情。“抚辔无与语,目送新鸿飞”,诗人抚摸着马缰,却找不到可以交谈的人,只能目送着新归的鸿雁远去,孤独之情溢于言表。

尾联点明了诗人想要归隐的心情。“俗尘叹久艰,故山多蕨薇”,诗人叹息自己长期困于世俗的纷扰中,而故乡的山上却长满了可以食用的蕨薇,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官场束缚,归隐田园的愿望。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当时一部分士大夫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渴望归隐山林的思想。

李复[宋代]

宋京兆府长安人,字履中,世称潏水先生。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尝师张载。喜言兵事,于书无所不读,工诗文。累官中大夫、集贤殿修撰。徽宗崇宁中,为熙河转运使,以议边事不合罢。金兵入关中,起知秦州,空城无兵,遂遇害。有《潏水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676d2e2ac8cfb58ffc20.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