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禹锡的诗>酬乐天闲卧见寄>

酬乐天闲卧见寄,刘禹锡酬乐天闲卧见寄全诗,刘禹锡酬乐天闲卧见寄古诗,酬乐天闲卧见寄翻译,酬乐天闲卧见寄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刘禹锡

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
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
风碎竹间日,露明池底天。
同年未同隐,缘欠买山钱。

酬乐天闲卧见寄译文

悠闲自在地朝着阳光睡觉,把闲适的生活与神仙相比。诗兴因茶的提神而更加爽朗,药力借着酒的宣散而发挥作用。阳光穿过竹林,被分割成斑驳的光影,池水清澈,倒映着明亮的天空。我们同年考中,却没有一起隐居,是因为缺少买山的钱啊。

酬乐天闲卧见寄注释

  • 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 闲卧:悠闲地躺着。
  • 见寄:寄给我(诗)。
  • 散诞:自由散漫,不受拘束。
  • 向阳眠:朝着阳光睡觉。
  • 将闲敌地仙:把闲适的生活与神仙相比。敌:相当,匹敌。地仙:指住在地上的神仙。
  • 诗情茶助爽:写诗的兴致借助茶的提神作用而更加爽朗。
  • 药力酒能宣:药物的效力借助酒的宣散作用而发挥出来。宣:宣散,发散。
  • 风碎竹间日:风吹动竹林,阳光透过竹叶,形成破碎的光影。
  • 露明池底天:露水使池水更加清澈,可以清晰地看到池底倒映的天空。
  • 同年:同年考中进士的人。刘禹锡和白居易都是贞元九年(公元793年)考中进士的。
  • 未同隐:没有一起隐居。
  • 缘欠买山钱:因为缺少买山的钱。缘:缘故,原因。

酬乐天闲卧见寄讲解

这首诗是刘禹锡酬答白居易的。白居易当时写诗赠给刘禹锡,表达了自己闲适的生活和隐居的愿望。刘禹锡这首诗既是对白居易诗意的回应,也是对自己处境的感慨。

首联“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诗人描写了自己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喜爱之情。诗人以“地仙”比喻自己的闲适生活,可见其对这种生活的满足。

颔联“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诗人描写了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细节。诗人用茶来提神,以帮助自己获得写诗的灵感;用酒来宣散药力,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健康的关注。

颈联“风碎竹间日,露明池底天”,诗人描写了自己居住环境的美丽景色。阳光穿过竹林,被分割成斑驳的光影,池水清澈,倒映着明亮的天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尾联“同年未同隐,缘欠买山钱”,诗人表达了自己未能与白居易一同隐居的遗憾之情。诗人认为自己未能与白居易一同隐居的原因是缺少买山的钱。这两句诗既是对白居易的调侃,也是对自己处境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感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清新优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刘禹锡[唐代]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672652392600b69e402f.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