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乐雷发的诗>雨夜读陆放翁集>

雨夜读陆放翁集,乐雷发雨夜读陆放翁集全诗,乐雷发雨夜读陆放翁集古诗,雨夜读陆放翁集翻译,雨夜读陆放翁集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乐雷发

炉冷童吹火,山房夜黯然。
湿薪添茭爇,苦茗带芎煎。
灯暗潇江雨,诗吟笠泽烟。
老仙何处去,搔首跺尘编。

雨夜读陆放翁集译文

炉火冷却,小童费力地吹着火,山间小屋的夜晚显得黯淡凄凉。潮湿的柴火掺杂着干草点燃,苦涩的茶水中带着川芎的味道。昏暗的灯光映照着潇江的夜雨,吟诵的诗句仿佛带着笠泽湖的烟雾。陆放翁这位老仙如今身在何处呢?我搔着头,无奈地翻阅着他尘封的诗集。

雨夜读陆放翁集注释

  • 陆放翁集:指陆游的诗集。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
  • 童:指童仆,孩童。
  • 山房:山间小屋,指诗人居住的地方。
  • 黯然:昏暗,萧索的样子。
  • 茭(jiāo)爇(ruò):茭,指干草一类的东西;爇,点燃。
  • 苦茗(míng):苦涩的茶。
  • 芎(xiōng)煎:芎,指川芎,一种中药。煎,熬煮。
  • 潇江:指潇水,在今湖南省境内。
  • 笠泽(lì zé):即太湖的古称。
  • 老仙:指陆游,诗人敬佩陆游,称其为老仙。
  • 搔首:挠头,表示困惑或无奈。
  • 跺:通“垛”,堆积。
  • 尘编:指堆满灰尘的诗集。形容诗集久未翻阅。

雨夜读陆放翁集讲解

这首诗描写了雨夜诗人独自在山房中阅读陆游诗集的情景,表达了对陆游的仰慕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首联“炉冷童吹火,山房夜黯然”交代了时间、地点和环境。寒冷的炉火、吹火的童仆、昏暗的山房,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颔联“湿薪添茭爇,苦茗带芎煎”描写了生活细节。潮湿的柴火难以点燃,苦涩的茶水中带着药味,暗示了诗人生活条件的艰苦和内心的苦闷。

颈联“灯暗潇江雨,诗吟笠泽烟”将目光转向窗外和诗中。昏暗的灯光映照着潇江的夜雨,吟诵的诗句仿佛带着笠泽湖的烟雾,将眼前的景象与诗歌的意境融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沉浸在陆游诗歌中的感受。

尾联“老仙何处去,搔首跺尘编”表达了诗人对陆游的追思和对自己命运的无奈。诗人仰慕陆游的爱国情怀和豪迈气概,但又感到自己与陆游的差距,只能无奈地翻阅着陆游的诗集,感叹自己的命运。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意境清幽,表达了诗人对陆游的敬仰之情和对自己人生的感慨。通过对雨夜山房景物的描写和对生活细节的刻画,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乐雷发[宋代]

乐雷发(1210年2月11日-1271年11月16日),字声远,号雪矶,汉族,湖南宁远人。 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乐雷发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入选《宋百家诗存》、《南宋群贤小集》。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其体裁包括七古、五古、七律、五律、七绝、五绝。很多诗,都显出了强烈的民本意识,都洋溢着很深的家国情怀、浓厚的屈原《离骚》遗风,与周敦颐首创的理学渊源,他的民本思想,是舜帝精神的延续与传承。代表作有《雪矶丛稿》、《状元策》、《乌乌歌》、《舂陵道中望九疑》、《九疑紫霞洞歌》、《象岩铭》。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66945d961dfa5f28e41d.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