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峤的诗>>

凫,李峤凫全诗,李峤凫古诗,凫翻译,凫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凫

[唐代] 李峤

飒沓睢阳涘,浮游汉水隈。
钱飞出井见,鹤引入琴哀。
李陵赋诗罢,王乔曳舄来。
何当归太液,翱集动成雷。

凫译文

在睢阳水边,野鸭飞速掠过,在汉水弯曲处,它们悠闲地浮游。野鸭潜水捕食,如同古钱从井中飞出被人看见;野鸭鸣叫的声音,如同鹤鸟哀鸣,融入了琴声之中,令人悲伤。它们好似李陵写完悲壮的诗歌,又如王乔乘鹤而来,飘逸洒脱。何时才能回归广阔的太液池,群鸭翱翔聚集,振翅的声音如同雷鸣般震动四方?

凫注释

  • 飒沓:形容迅速、敏捷的样子。
  • 睢阳:古地名,在今河南省商丘市一带,这里泛指水边。
  • 涘(sì):水边。
  • 浮游:悠闲地游动。
  • 汉水:长江的最大支流,流经陕西、湖北等地。
  • 隈(wēi):水边弯曲的地方。
  • 钱飞出井见:用古井里的钱飞出的典故,形容野鸭潜入水中捕食的样子,快速而显眼。
  • 鹤引入琴哀:形容野鸭的叫声如同鹤鸣,融入琴声中,带着哀伤之情。
  • 李陵:西汉将领,兵败被匈奴俘虏,作有悲凉的诗歌。这里用以形容野鸭的鸣叫声充满悲凉之意。
  • 王乔:传说中的仙人,能乘鹤飞行。这里用以形容野鸭飞行时的飘逸姿态。
  • 曳舄(yè xì):拖着鞋子,形容仙人飘逸的姿态。舄,一种鞋子。
  • 太液:指太液池,汉代长安城内的著名湖泊,后泛指皇家园林中的湖泊。
  • 翱集:飞翔聚集。
  • 动成雷:翅膀扇动发出的声音像雷声一样。

凫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野鸭在水边自由自在的生活景象,并融入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首联写野鸭出没的地点,睢阳和汉水,点明野鸭活动的空间范围。颔联以“钱飞出井见”比喻野鸭潜水捕食的动作,生动形象;以“鹤引入琴哀”形容野鸭的叫声,融入琴声之中,带有悲凉之感。颈联则用李陵和王乔两个典故,进一步衬托野鸭的形象。李陵的悲歌象征着野鸭鸣叫中的哀伤,王乔的乘鹤飞行则象征着野鸭的飘逸姿态。尾联表达了诗人希望野鸭能够回归广阔的太液池,自由自在地生活,并以“动成雷”形容群鸭翱翔时声势浩大,气势磅礴,也寄托了诗人渴望自由,渴望有所作为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精炼,运用了比喻、典故等多种修辞手法,将野鸭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既有对野鸭生活环境的描绘,也有对野鸭姿态和叫声的细致刻画,更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使得这首诗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意境。

李峤[唐代]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61ec8100b090d18afaca.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