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处权的诗>送庾侄亲迎延平李先生家>

送庾侄亲迎延平李先生家,李处权送庾侄亲迎延平李先生家全诗,李处权送庾侄亲迎延平李先生家古诗,送庾侄亲迎延平李先生家翻译,送庾侄亲迎延平李先生家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处权

庾郎吾家千里驹,朝暮勤苦读父书。
少年绰有老成态,月旦考订评乡闾。
明当别我择贤妃,结束琴剑谁挽裾。
春空吹晴惠风畅,烟草弄色和气舒。
野桥融洩柳絮合,石岸惨怆鸣鶢鶋。
乘龙有期弗获饯,数椽政葺渊明庐。
旅愁冥思莫排遣,离恨挂臆难扫除。
况当春晚气暄淑,著体欲醉甘体如。
修程所嘱盖养摄,礼毕早办双飞舆。
妇翁传道世大儒,习俗再使淳古初。
稔知贤舅继家学,子如从之师有余。
归来阿叔待审订,义路礼门从广居。

送庾侄亲迎延平李先生家译文

我的侄儿庾郎真是我们李家千里挑一的骏马,早晚勤奋刻苦地阅读父亲的遗书。少年时就显露出老练成熟的风度,每月初一都要考订评论乡里之事。

明天你就要告别我,去选择贤良淑德的妻子,收拾行装,佩戴琴剑,有谁来为你牵衣挽留呢?春日晴朗的天空中吹拂着和煦的惠风,田野里的烟草也开始显露出嫩绿的颜色,处处都是温暖舒适的气息。

野外的桥梁已经融化了积雪,柳絮也开始飞舞,河岸边的岩石显得有些凄凉,水鸟鶢鶋在哀鸣。

你将要像乘龙快婿一样前去迎亲,可惜我不能为你饯行,几间简陋的房屋正在修缮,就像陶渊明当年居住的庐舍一样。

旅途中的忧愁让人苦思冥想,难以排遣,离别的愁恨郁结在心中,难以消除。

更何况现在正值暮春时节,天气温暖和煦,让人感到舒适,如同饮了美酒一样。

行程中所嘱托的事情,大概是关于保养身体的,婚礼完毕后,早点准备好成双成对的马车,迎接新娘。

你的岳父是世代相传的大儒,通过习俗来再次使民风变得淳朴古老。

我知道贤德的舅舅会继承家学,孩子如果跟随他学习,一定绰绰有余。

回来后,叔叔我等着你来考订评论,希望你能遵循仁义之路,遵循礼仪之门,居住在宽广的地方。

送庾侄亲迎延平李先生家注释

  • 庾郎:指作者的侄子,名庾。
  • 千里驹:比喻有才华的青少年。
  • 父书:父亲留下的书籍。
  • 月旦:每月初一。古代品评人物的风俗。
  • 乡闾:乡里。
  • 明当:明天。
  • 结束:收拾,整理。
  • 琴剑:古代文人常携带的物品,指代行装。
  • 挽裾:牵拉衣襟,表示挽留。
  • 惠风:和风,柔和的风。
  • 烟草:指初生的草,颜色如烟。
  • 野桥:乡村的桥梁。
  • 融洩:融化消散。
  • 鶢鶋(yuán jú):水鸟名,俗称“水老鸦”。
  • 乘龙:指像神仙一样乘龙升天,此处比喻迎亲。
  • 弗获:不能。
  • 数椽:几间房屋。椽,屋顶的木条。
  • 渊明庐:指陶渊明的居所,这里指简陋的房屋。
  • 旅愁:旅途中的忧愁。
  • 冥思:苦思。
  • 排遣:排除,消除。
  • 离恨:离别的愁恨。
  • 挂臆:挂在胸中,指郁结在心。
  • 扫除:清除。
  • 暄淑:温暖和煦。
  • 著体:接触身体。
  • 甘体如:好像喝了甘美的酒一样。
  • 修程:行程。
  • 养摄:保养身体。
  • 飞舆:有帷幔装饰的马车。这里指成双成对的马车。
  • 妇翁:岳父。
  • 传道:传授儒家道统。
  • 世大儒:世代相传的大儒。
  • 再使:再次使……
  • 淳古初:淳朴古老的民风。
  • 稔知:深知,知道。
  • 贤舅:贤德的舅舅。
  • 继家学:继承家传的学问。
  • 子如:孩子如果。
  • 师有余:做老师绰绰有余。
  • 审订:考订,评论。
  • 义路礼门:仁义的道路,礼仪的门庭。
  • 广居:宽广的居所,引申为遵循正道。

送庾侄亲迎延平李先生家讲解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送别侄子前往延平李先生家迎亲时的复杂情感。诗歌既有对侄子前程的祝福,也有对离别的淡淡忧愁,同时也寄托了对侄子未来生活的期望。

  • 首联赞扬了侄子的才华和勤奋,以及少年老成的风度,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 颔联描写了侄子即将迎亲的场景,表达了对侄子的祝福,也流露出淡淡的离别之情。
  • 颈联描写了春日的美好景色,以及作者无法为侄子饯行的遗憾,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气氛。
  • 尾联表达了作者对侄子未来的期望,希望他能够遵循正道,传承家风,并祝愿他婚姻美满,生活幸福。

诗歌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既有送别诗的常见主题,也有对侄子未来生活的期许,体现了作者对家族后辈的关爱和期望。诗中运用了一些典故,如“千里驹”、“渊明庐”等,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同时,诗歌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如迎亲、拜师等。

李处权[宋代]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61ac3f939138d7cbb1a9.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