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罗隐的诗>铜雀台>

铜雀台,罗隐铜雀台全诗,罗隐铜雀台古诗,铜雀台翻译,铜雀台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罗隐

强歌强舞竟难胜,花落花开泪满膺。
只合当年伴君死,免交憔悴望西陵。

铜雀台译文

卖力地唱歌跳舞终究也无法战胜岁月流逝,花开花落,徒然让人泪湿衣襟。早知今日,还不如当年就追随君王而去,免得如今憔悴地遥望西陵。

铜雀台注释

  • 强歌强舞:勉强歌唱跳舞,极力装作欢乐的样子。
  • 竟难胜:终究难以战胜(岁月、命运)。
  • 膺(yīng):胸。这里指衣襟。
  • 只合:不如,还不如。
  • 伴君死:追随曹操而死。
  • 免交:免得。
  •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这里形容精神萎靡,内心痛苦。
  • 西陵:指曹操的陵墓所在地。曹操死后葬于高陵,即今河南安阳附近。

铜雀台讲解

《铜雀台》是晚唐诗人罗隐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并非直接描写铜雀台的壮丽,而是借铜雀台,抒发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自身命运的悲叹。

首句“强歌强舞竟难胜”,点明了铜雀台歌舞升平的表象,但一个“强”字,道出了歌舞的勉强和无奈。即使极力地歌唱跳舞,也无法掩盖内心的空虚和悲凉,更无法战胜岁月流逝、繁华不再的命运。

次句“花落花开泪满膺”,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悲伤。花开花落,本是自然界的常态,但在诗人眼中,却成了引发悲伤的触媒。花开象征着短暂的繁华,花落则预示着衰败和凋零,这都让诗人触景生情,泪湿衣襟。

后两句“只合当年伴君死,免交憔悴望西陵”,表达了诗人强烈的后悔之情。诗人设想,如果当年能追随曹操而去,或许还能保持一份忠义之名,免得如今孤苦伶仃,憔悴地遥望西陵,空自悲伤。这两句既是对曹操的追念,也是对自身命运的哀叹。

这首诗语言精炼,意蕴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的无奈之感。诗人通过对铜雀台的描写,揭示了繁华终将逝去、人生充满变数的真理,引发了人们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罗隐[唐代]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60d88a03e7f37a7a4409.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