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禹锡的诗>寄赠小樊>

寄赠小樊,刘禹锡寄赠小樊全诗,刘禹锡寄赠小樊古诗,寄赠小樊翻译,寄赠小樊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刘禹锡

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
终须买取名春草,处处将行步步随。

寄赠小樊译文

那些容颜娇美、发梳丫髻的少女,年纪约莫十三四岁,每逢春回大地,她们的仪态就越发轻盈美好,顾盼生辉,惹人喜爱。我一定要把她买来,并给她取名“春草”,无论我走到哪里,她都要紧紧跟随。

寄赠小樊注释

  • 花面丫头: 指容貌姣好的梳丫髻的少女。花面,形容容颜美丽。丫头,指梳丫髻的未婚少女。
  • 十三四: 指年龄大约在十三四岁。
  • 绰约: 形容女子姿态柔美,风致优雅。
  • 向人时: 面对人,对着人。
  • 终须: 终究,一定要。
  • 买取: 买来。
  • 春草: 这里既可指一般的春草,又可作为丫头的名字,一语双关。
  • 处处将行步步随: 指无论到哪里都紧紧跟随,不离左右。将行,将要走。步步随,每一步都跟随。

寄赠小樊讲解

这首诗是刘禹锡赠给一位年轻歌女(小樊)的。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这位少女的美丽和青春活力,表达了对她的喜爱之情。

首句“花面丫头十三四”,直接点明了歌女的年龄和外貌特征。一个“花面”,便已勾勒出少女娇艳的容颜;“丫头”则暗示了她的身份和稚气。十三四岁的年纪,正值豆蔻年华,充满青春的活力。

次句“春来绰约向人时”,进一步渲染了少女的美丽。每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时,少女的仪态也越发轻盈美好,顾盼生辉,惹人喜爱。“绰约”一词,不仅形容了少女的姿态,也暗示了她的才艺。

后两句“终须买取名春草,处处将行步步随”,表达了诗人想要拥有这位少女的心愿。诗人想要把她买来,并给她取名“春草”,寓意着少女如春草般充满生机,也表达了诗人对她的珍视。 “处处将行步步随”则更进一步地表达了诗人对少女的占有欲和不舍之情,希望她能永远陪伴在自己身边。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诗人以直白的口吻表达了对少女的喜爱之情。诗中既有对少女外貌的描写,也有对她内在品质的赞美,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眼光和细腻的情感。同时,诗中也隐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在那个时代,歌女的命运往往是身不由己的。

刘禹锡[唐代]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5fa950dad5274a5a9c99.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