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
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觜。
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
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
悠扬喷鼻宿酲散,清峭彻骨烦襟开。
阳崖阴岭各殊气,未若竹下莓苔地。
炎帝虽尝未解煎,桐君有箓那知味。
新芽连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顷馀。
木兰沾露香微似,瑶草临波色不如。
僧言灵味宜幽寂,采采翘英为嘉客。
不辞缄封寄郡斋,砖井铜炉损标格。
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走风尘。
欲知花乳清泠味,须是眠云跂石人。
大家都搜:
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
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觜。
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
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
悠扬喷鼻宿酲散,清峭彻骨烦襟开。
阳崖阴岭各殊气,未若竹下莓苔地。
炎帝虽尝未解煎,桐君有箓那知味。
新芽连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顷馀。
木兰沾露香微似,瑶草临波色不如。
僧言灵味宜幽寂,采采翘英为嘉客。
不辞缄封寄郡斋,砖井铜炉损标格。
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走风尘。
欲知花乳清泠味,须是眠云跂石人。
西山兰若试茶歌译文
山寺的僧人在后檐种植了几丛茶树,春天到来,嫩芽映衬着竹子抽出。 他好像专门为我这个客人掸掉衣上的灰尘起身,亲自在茶树旁采摘像鹰嘴一样的新芽。 一会儿就炒制完成,满屋飘香,于是就用台阶下的金沙泉水来煮茶。 急雨声和着松涛声传入茶鼎中,茶碗里漂浮着白云般的茶沫,花朵般的茶影摇曳。 悠扬的茶香扑鼻而来,隔夜的醉意消散无踪,清醇的气息直透骨髓,胸中的烦闷顿时打开。 向阳的山崖和背阴的山岭,气候各有不同,但都不如竹林下长满苔藓的地方适合茶树生长。 即使炎帝尝遍百草,恐怕也不懂得如何煎茶,桐君有药书,哪里知道茶的真味。 新茶的嫩芽还卷曲着,半开未开,从采摘到烹煮,只是短短的时间。 茶香带着木兰花的清香,但又比木兰更幽远,茶色像瑶草般碧绿,却又胜过瑶草的鲜亮。 僧人说这茶最适合在幽静之处品尝,特意采摘嫩芽来款待我这位贵客。 他说如果把这茶密封好寄到郡斋去,反而会玷污了砖井铜炉的高雅品格。 更何况蒙山茶和顾渚茶都在春天被大量采摘,盖上白泥和红印,在尘世中四处贩卖。 想要知道这像花乳一样清泠的真味,必须是那在云中安睡、踮脚远眺的石人才能体会。
西山兰若试茶歌注释
西山兰若试茶歌讲解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西山兰若寺品尝茶时所作,描写了山僧采茶、制茶、煮茶以及品茶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清幽环境和清雅茶道的喜爱之情。
诗词大全
别人正在查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0fa1bd331e265e265382.html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