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东阳的诗>九峰书屋和曹时和韵>

九峰书屋和曹时和韵,李东阳九峰书屋和曹时和韵全诗,李东阳九峰书屋和曹时和韵古诗,九峰书屋和曹时和韵翻译,九峰书屋和曹时和韵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明代] 李东阳

江上草亭新卜筑,已闻扬子著书成。
每逢社日聊随俗,久住青山却有情。
霜入晚松经岁老,雨繁春笋过邻生。
小堂若许临江阁,杖屦无须匹马迎。

九峰书屋和曹时和韵译文

江边新近建了一座草亭,听说扬雄已在此著书立说。每逢土地神诞辰便随意地庆祝一番,长久居住在这青山绿水间,自有一番情趣。经霜的晚松越发苍老,春雨滋润下的新笋长过了邻家。如果允许我在小堂旁边再建一座临江的楼阁,就不必骑马远迎,拄着拐杖步行前往即可。

九峰书屋和曹时和韵注释

  • 九峰书屋:指曹时所建的书屋,位于九峰山附近。
  • 和韵:依照他人的诗作韵脚作诗。
  • 卜筑:选择地址建造房屋。
  • 扬子:即扬雄,西汉辞赋家、哲学家,曾隐居著书。
  • 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的节日。
  • 临江阁:靠近江边的楼阁。
  • 杖屦:拄着拐杖,穿着鞋子,指步行。
  • 匹马迎:骑着马去迎接,表示隆重的欢迎。

九峰书屋和曹时和韵讲解

这首诗是李东阳应曹时之邀,为曹时新建的九峰书屋所作的和韵诗。全诗表达了对曹时隐居著书的赞赏和自己向往隐逸生活的心情。

首联点明书屋的地点和曹时的作为。“江上草亭新卜筑,已闻扬子著书成”,交代了书屋建在江边,并且曹时像扬雄一样,隐居著书立说。

颔联描写隐居生活的乐趣。“每逢社日聊随俗,久住青山却有情”,描写了诗人或曹时在乡间随俗过节,长久居住在青山绿水间,感受到自然的真趣。

颈联描写书屋周围的景物。“霜入晚松经岁老,雨繁春笋过邻生”,描写了经霜的松树和雨后春笋,表现了勃勃生机和岁月流逝。

尾联表达了诗人对书屋的喜爱和愿意前往的心情。“小堂若许临江阁,杖屦无须匹马迎”,诗人希望能在书屋旁边建一座临江的楼阁,这样就可以经常去拜访曹时,即使不用骑马,拄着拐杖步行前往也愿意,表达了对曹时的敬重和向往隐逸生活的心情。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描写生动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赞赏之情。诗中运用了典故,如“扬子”,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

李东阳[明代]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5f5ce439cafee80ac840.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