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世民的诗>秋暮言志>

秋暮言志,李世民秋暮言志全诗,李世民秋暮言志古诗,秋暮言志翻译,秋暮言志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世民

朝光浮烧野,霜华净碧空。
结浪冰初镜,在径菊方丛。
约岭烟深翠,分旗霞散红。
抽思滋泉侧,飞想傅岩中。
已获千箱庆,何以继熏风。

秋暮言志译文

朝阳的光辉照亮燃烧后的原野,霜后的光彩净化了碧蓝的天空。初凝的冰面像一面镜子,小路边菊花盛开,聚集成丛。山岭被浓浓的烟雾笼罩,呈现出深沉的翠绿色,彩霞分散,像旌旗一样散发出片片红光。我在泉水边构思,思绪如泉水般涌动,想象自己如同傅说在傅岩中一样。如今已经获得了丰收的喜悦,该用什么来延续这和煦的南风呢?

秋暮言志注释

  • 朝光:早晨的阳光。
  • 烧野:指秋收后焚烧田野的景象,是古代农业的一种习俗,可以烧掉秸秆,起到肥田作用。
  • 霜华:霜后的光彩。
  • 净:使……干净,这里是使碧空干净明澈之意。
  • 结浪冰初镜:初凝结的冰像镜子一样平滑。结浪,形容冰面像水波一样微微起伏。
  • 在径菊方丛:小路边的菊花正在盛开,聚集成丛。径,小路。
  • 约岭烟深翠:山岭被烟雾笼罩,呈现深翠色。约,约束,这里是笼罩的意思。
  • 分旗霞散红:彩霞分散,像旌旗一样散发出片片红光。
  • 抽思:构思。
  • 滋泉侧:在泉水边。滋,生出,这里指涌出。
  • 飞想傅岩中:想象自己如同傅说在傅岩中一样。傅岩,相传为傅说被殷高宗发现的地方。傅说,殷商贤臣,曾隐居于傅岩,后被殷高宗重用。
  • 已获千箱庆:已经获得了丰收的喜悦。千箱,指粮食丰收,装满很多粮仓。
  • 何以继熏风:用什么来延续这和煦的南风呢?熏风,指和暖的南风,常用来比喻太平盛世。

秋暮言志讲解

这首诗是唐太宗李世民在秋末时节所作,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意境开阔的秋景图,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和对国家未来的期许。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秋日清晨的景象。“朝光浮烧野,霜华净碧空”,描绘了阳光照耀着焚烧后的田野,霜后的光彩净化了碧蓝的天空,呈现出一种开阔明朗的氛围。“结浪冰初镜,在径菊方丛”,则描绘了初凝的冰面像镜子一样平滑,小路边的菊花盛开,聚集成丛,细致地刻画了秋景的特征。

中间四句,诗人将视野从近景拉向远景。“约岭烟深翠,分旗霞散红”,描绘了山岭被浓浓的烟雾笼罩,呈现出深沉的翠绿色,彩霞分散,像旌旗一样散发出片片红光,色彩浓郁,气势恢宏。“抽思滋泉侧,飞想傅岩中”,诗人将自己的思绪融入到自然之中,想象自己如同傅说在傅岩中一样,渴望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许。“已获千箱庆,何以继熏风”,表达了如今已经获得了丰收的喜悦,该用什么来延续这和煦的南风呢?诗人一方面表达了对现有成就的欣慰,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思考和期盼,希望能够继续保持国家的繁荣昌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精炼,意境开阔,既描绘了美丽的秋景,又表达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和对国家未来的期许,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诗作。诗中对仗工整,用词精妙,也体现了李世民作为一代帝王的文学修养。

李世民[唐代]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5ce2ca13901afafc7213.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