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林景熙的诗>过风门岭>

过风门岭,林景熙过风门岭全诗,林景熙过风门岭古诗,过风门岭翻译,过风门岭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林景熙

客来自风门,飕飕撼两袖。
溪回众峰新,畈绝一岭又。
行行春晶微,怪禽啼白书。
流年感花稀,古道表松秀。

过风门岭译文

远道而来的游人啊,刚到风门岭,凛冽的山风就飕飕地吹动着我的两袖。溪水曲折回环,眼前峰峦耸立,景色清新;田野到了尽头,又翻过一道山岭。一路走来,春意已渐渐消逝,只能感受到一丝微弱的春色,奇怪的鸟儿啼叫着,仿佛在用白色的羽毛书写着什么。感叹时光流逝,鲜花也渐渐稀少,只有这古老的道路,依旧显露出苍劲挺拔的松树。

过风门岭注释

  • 风门岭:山名,在今浙江省遂昌县西南。
  • 飕飕:形容风声。
  • 撼:摇动。
  • 溪回:溪水回环曲折。
  • 畈(fàn):田野。
  • 绝:尽头。
  • 春晶微:春意微弱,指春天将尽。晶微,细微的光亮,此处借指细微的春色。
  • 怪禽:奇异的鸟。
  • 白书:用白色的羽毛书写,形容鸟的鸣叫声。
  • 流年:光阴,岁月。
  • 花稀:花朵稀少,指春天将尽。
  • 古道:古老的道路。
  • 表:显露出。
  • 松秀:松树苍劲挺拔。

过风门岭讲解

这首诗是林景熙途经风门岭时所作。全诗描绘了诗人翻越风门岭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自然景物的赞美。

首联“客来自风门,飕飕撼两袖”点明了诗人所处的地点和感受。诗人刚到风门岭,就感受到了山风的凛冽,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清冷的基调。

颔联“溪回众峰新,畈绝一岭又”描绘了风门岭的景色。溪水回环,群峰耸立,景色清新,田野到了尽头,又翻过一道山岭,突出了山路的蜿蜒曲折。

颈联“行行春晶微,怪禽啼白书”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诗人一路走来,感受到春意已渐渐消逝,只能感受到一丝微弱的春色,奇怪的鸟儿啼叫着,仿佛在用白色的羽毛书写着什么,更增添了诗人的伤感之情。

尾联“流年感花稀,古道表松秀”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诗人感叹时光流逝,鲜花也渐渐稀少,只有这古老的道路,依旧显露出苍劲挺拔的松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也寄托了诗人不随波逐流,坚守节操的情怀。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开阔,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也寄托了诗人的人生感悟。诗中“溪回众峰新,畈绝一岭又”等句,描绘了风门岭的景色,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流年感花稀,古道表松秀”等句,则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林景熙[宋代]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5b8d0f82d00af071930c.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