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长卿的诗>龙门八咏。阙口>

龙门八咏。阙口,刘长卿龙门八咏。阙口全诗,刘长卿龙门八咏。阙口古诗,龙门八咏。阙口翻译,龙门八咏。阙口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刘长卿

秋山日摇落,秋水急波澜。
独见鱼龙气,长令烟雨寒。
谁穷造化力,空向两崖看。

龙门八咏。阙口译文

秋天的山在夕阳中显得摇摇欲坠,秋天的河水波涛汹涌湍急。 唯独能感受到这里鱼龙潜藏的气息,长久以来都笼罩在寒冷的烟雨之中。 谁能穷尽大自然的造化之力呢?只能对着两岸悬崖空自叹息。

龙门八咏。阙口注释

  • 龙门八咏:指诗人刘长卿所作的咏龙门山水的八首诗。龙门,指洛阳附近的龙门山。
  • 阙口:指龙门山两山相对,伊水从中流出的地方,形如门户。
  • 摇落:凋零,衰落。这里形容秋山萧瑟的样子。
  • 鱼龙气:指水中鱼龙出没的气息。这里暗示龙门一带水深湍急,有神秘莫测的力量。
  • 造化力:指大自然创造万物的力量。

龙门八咏。阙口讲解

这首诗是刘长卿《龙门八咏》中的一篇,描写了龙门阙口秋天的景象。诗歌通过对秋山、秋水、烟雨的描写,营造了一种萧瑟、壮阔而又神秘的气氛。

首联“秋山日摇落,秋水急波澜”,诗人用“摇落”形容夕阳下的秋山,暗示了秋天的衰败之感,一个“急”字,则写出了秋水的奔腾不息,突出了龙门水势的湍急。

颔联“独见鱼龙气,长令烟雨寒”,诗人进一步描写了阙口的特点。龙门水深,古人常以“鱼龙”比喻水中生物,诗人用“鱼龙气”来形容这里的水气,显得神秘莫测。“长令烟雨寒”则点明了这里的气候特点,长年被烟雨笼罩,寒气逼人,更增添了此地的幽深之感。

颈联“谁穷造化力,空向两崖看”,诗人发出了感叹。面对龙门山水的壮丽景色,诗人感叹大自然的造化之力难以穷尽。只能对着两岸的悬崖峭壁,空自叹息。这一联既写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也表达了对自身力量的局限的认识。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龙门阙口秋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全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刘长卿[唐代]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599b867392c3b76ec56c.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