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长卿的诗>送李端公赴东都>

送李端公赴东都,刘长卿送李端公赴东都全诗,刘长卿送李端公赴东都古诗,送李端公赴东都翻译,送李端公赴东都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刘长卿

轩辕征战后,江海别离长。
远客归何处,平芜满故乡。
夕阳帆杳杳,旧里树苍苍。
惆怅蓬山下,琼枝不可忘。

送李端公赴东都译文

轩辕黄帝征战的年代已经过去,如今我们却要在这江边海畔依依惜别,离情绵长。 远游的客人啊,你将归向何处呢?家乡的原野已长满荒草,一片荒凉。 夕阳西下,你的船帆渐渐消失在天边,故乡的村落沐浴在暮色中,树木也显得格外苍茫。 我在蓬山脚下惆怅不已,你如琼枝般的美好品格,我永远不会忘记。

送李端公赴东都注释

  • 李端公:即李端,唐代诗人,曾任秘书省校书郎、著作郎等职。东都:指洛阳,唐朝的东都。
  • 轩辕征战后:指黄帝战蚩尤的传说时代已经过去很久。
  • 江海别离长:在江边海边送别,离情绵长。
  • 远客:指李端。
  • 平芜:平坦的草地。这里指家乡田园荒芜。
  • 夕阳帆杳杳:夕阳西下,船帆渐渐远去,看不见了。“杳杳”形容隐没不见的样子。
  • 旧里:故乡。
  • 蓬山:传说中的仙山,这里比喻朝廷或京城。
  • 琼枝:美玉制成的树枝,比喻李端高洁的品格。

送李端公赴东都讲解

这首诗是刘长卿送别友人李端赴东都洛阳时所作。全诗以送别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对友人前程的祝愿和对其高尚品格的赞美。

首联以“轩辕征战后,江海别离长”起笔,以遥远的上古传说衬托眼前的离别,暗示时间流逝,世事变迁,也为全诗奠定了感伤的基调。

颔联“远客归何处,平芜满故乡”设问,一方面表达了对友人未来命运的关切,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友人仕途坎坷,家乡荒凉的现实,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隐忧。

颈联“夕阳帆杳杳,旧里树苍苍”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象。夕阳西下,帆影渐远,故乡的树木在暮色中显得苍茫,渲染了离别的气氛,也表达了诗人惆怅的心情。

尾联“惆怅蓬山下,琼枝不可忘”点明题旨,诗人站在蓬山脚下,遥望友人远去的方向,表达了对友人美好品格的赞赏和怀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即将赴京任职,前程似锦。

全诗语言简洁流畅,意境深远,情景交融,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 Reflects 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生的思考。

刘长卿[唐代]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248993fa783b16105040.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