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长卿的诗>望龙山怀道士许法棱>

望龙山怀道士许法棱,刘长卿望龙山怀道士许法棱全诗,刘长卿望龙山怀道士许法棱古诗,望龙山怀道士许法棱翻译,望龙山怀道士许法棱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刘长卿

心惆怅,望龙山。
云之际,鸟独还。
悬崖绝壁几千丈,绿萝袅袅不可攀。
龙山高,谁能践。
灵原中,苍翠晚。
岚烟瀑水如向人,终日迢迢空在眼。
中有一人披霓裳,诵经山顶飧琼浆。
空林闲坐独焚香,真官列侍俨成行。
朝入青霄礼玉堂,夜扫白云眠石床。
桃花洞里居人满,桂树山中住日长,龙山高高遥相望。

望龙山怀道士许法棱译文

心中惆怅不已,遥望巍峨的龙山。白云与山峦相接之处,只有孤鸟独自飞还。 悬崖峭壁高耸入云几千丈,绿色的藤蔓随风飘荡,难以攀援。 龙山如此高峻,有谁能够登上峰顶? 幽静的山谷中,苍翠的景色一直延续到傍晚。 山间的雾气和飞瀑,仿佛有意向人招引,但我终日远望,只能空自叹惋。 听说山中有一位道士,身披彩霞般的霓裳,在山顶诵读经文,以美玉般的琼浆为食。 他独自一人在空旷的山林中静坐焚香,护法的神仙侍立两旁,庄严肃穆。 早晨,他飞入青天,到玉皇大帝的宫殿朝拜;夜晚,他扫净白云,安眠于山间的石床之上。 桃花洞中居住着众多的修道之人,桂树遍布的山中,道士们长久地居住于此。 龙山如此高峻,只能远远地遥望。

望龙山怀道士许法棱注释

  • 龙山: 山名,具体地点有争议,多处有龙山。
  • 惆怅: 伤感,失意。
  • 云之际: 云和山相接的地方。
  • 绿萝: 一种蔓生植物。
  • 袅袅: 飘动,摇曳的样子。
  • 灵原: 幽静的山谷。
  • 岚烟: 山中的雾气。
  • 瀑水: 瀑布。
  • 迢迢: 遥远的样子。
  • 披霓裳: 身穿彩色的道袍。霓裳,用羽毛等制成的衣服。
  • 飧琼浆: 以琼浆为食。飧,吃。琼浆,道教传说中的仙药。
  • 真官: 指神仙。
  • 俨: 庄严,整齐。
  • 青霄: 青天,天空。
  • 玉堂: 玉皇大帝的宫殿。
  • 桃花洞: 神仙居住的地方,泛指洞府。

望龙山怀道士许法棱讲解

这首诗是刘长卿怀念道士许法棱的作品,诗人通过描写龙山的雄伟壮丽和道士清修的生活,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诗人遥望龙山时的惆怅心情。高耸入云的龙山,悬崖峭壁,绿萝垂挂,更显出山势的险峻和人迹罕至。诗人想攀登却无法攀登,只能望山兴叹。

中间八句进一步描写了龙山的景色和道士的生活。山中的景色幽静而苍翠,雾气和瀑布仿佛在招引着诗人,但诗人只能远远地观望。道士身披霓裳,诵经焚香,有神仙侍立,生活清静而高雅。

最后四句,诗人描写了道士修行的场所和生活状态。桃花洞里居住着众多的修道之人,桂树山中住满了道士,他们长久地居住于此,远离尘世的喧嚣。诗人遥望龙山,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清幽旷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士人普遍存在的出世思想。诗中对龙山景色的描写,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

刘长卿[唐代]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436e11059edb94a86b91.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