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林逋的诗>湖上隐居>

湖上隐居,林逋湖上隐居全诗,林逋湖上隐居古诗,湖上隐居翻译,湖上隐居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林逋

湖水入篱山绕舍,隐居应与世相违。
闲门自掩苍苔色,来客时惊白鸟飞。
卖药比尝嫌有价,灌园终亦爱无机。
如何天竺林间路,犹到秋深梦翠微。

湖上隐居译文

湖水流入竹篱,山峦环绕房舍,隐居的生活本就应该与世俗有所不同。 白天总是关着闲静的柴门,门上布满苍翠的苔藓,偶尔有客人来访,惊飞栖息的白鸟。 卖药总觉得像在做买卖,心中厌恶它的市侩气,灌溉园圃,最终喜爱的是其中无拘无束的乐趣。 不知何时才能踏上天竺山林间的小路,即使在深秋,梦中也能见到那翠绿的山色。

湖上隐居注释

  • :用竹或树枝编成的围墙。
  • :房屋,住所。
  • 隐居:指隐遁山林,不问世事的生活。
  • 相违:不一致,相悖。
  • 闲门:清静的柴门。
  • :关闭。
  • 苍苔:青苔。
  • 时惊:时常惊动。
  • 白鸟:指白鹭等水鸟。
  • 比尝:比较,好像。
  • 有价:指求药的人很多,药物变得贵重,含有买卖的意思。
  • 灌园:浇灌园圃,指从事园艺。
  • 无机:没有心机,没有功利之心。
  • 天竺:指杭州天竺山,寺庙林立,风景优美。
  • 翠微:青翠的山色,指山林的深处。

湖上隐居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林逋隐居西湖的生活情趣,表达了他厌弃世俗、追求自然的心境。

首联点明隐居环境。“湖水入篱山绕舍”,简洁地勾勒出诗人隐居之地的幽静和自然。湖水流入竹篱,山峦环绕房舍,一个“入”字,一个“绕”字,将湖光山色与居所融为一体,营造出宁静致远的氛围。“隐居应与世相违”,直接点明诗人隐居的目的,就是要与世俗之人有所不同,追求一种超脱的生活。

颔联描写隐居生活的细节。“闲门自掩苍苔色,来客时惊白鸟飞”,诗人白天总是关着柴门,门上布满青苔,显示出环境的清幽和生活的闲适。“来客时惊白鸟飞”,偶尔有客人来访,惊飞栖息的白鸟,更显出环境的宁静,也暗示了诗人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

颈联表达诗人的人生志趣。“卖药比尝嫌有价,灌园终亦爱无机”,诗人曾经尝试卖药,但总觉得像是在做买卖,心中厌恶它的市侩气。而灌溉园圃,诗人最终喜爱的是其中无拘无束的乐趣。这表明诗人鄙视功利,追求自然真淳的生活态度。

尾联抒发诗人对山林的向往。“如何天竺林间路,犹到秋深梦翠微”,诗人渴望能够再次踏上天竺山林间的小路,即使在深秋,梦中也能见到那翠绿的山色。这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的热爱,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清新淡远,流露出诗人高洁的情操和对隐逸生活的执着。通过对隐居环境、生活细节和内心感受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远离尘嚣、追求自然的心境,表达了对纯真、自由生活的向往。

林逋[宋代]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560f5c6123e03ea14207.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