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频的诗>长安即事(一作长安僻居酬人)>

长安即事(一作长安僻居酬人),李频长安即事(一作长安僻居酬人)全诗,李频长安即事(一作长安僻居酬人)古诗,长安即事(一作长安僻居酬人)翻译,长安即事(一作长安僻居酬人)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频

岂得有书名,徒为老帝京。
关中秋气早,雨后夜凉生。
沧海身终泛,青门梦已行。
秦人纵相识,多少别离情。

长安即事(一作长安僻居酬人)译文

怎能凭借读书求得功名,只是徒然地在长安老去。关中的秋天气息来得早,雨后夜晚更觉凉意顿生。我最终将像沧海中的浮萍一样漂泊,离开长安的念头也已在梦中付诸行动。即使在秦地有人相识,又怎能免去这人世间多少的离别之情呢?

长安即事(一作长安僻居酬人)注释

  • 长安:唐朝都城,在此泛指京城。
  • 书名:指通过读书获取的功名。
  • 帝京:京城。
  • 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大致包括今天的陕西省中部。
  • 沧海:大海。
  • 青门:汉代长安城东门,常为送别之地。
  • 秦人:指居住在秦地的人,这里泛指京城人士。

长安即事(一作长安僻居酬人)讲解

这首诗是李频在长安所作,表达了诗人久居长安而仕途无望,最终萌生去意的复杂情感。

首联“岂得有书名,徒为老帝京”,诗人自问自答,表达了自己难以通过科举获取功名,只能在京城虚度光阴的无奈。“岂得”反问,语气中带有强烈的失望和不甘。“徒为老帝京”,更显出诗人壮志难酬的苦闷。

颔联“关中秋气早,雨后夜凉生”,描写了关中秋天的景象,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之感。秋气早,暗示时光流逝,自己却一事无成。雨后夜凉,更添几分萧瑟之意,也暗示了诗人处境的孤单。

颈联“沧海身终泛,青门梦已行”,诗人抒发了自己即将离开长安的决心。“沧海身终泛”,以沧海浮萍自比,预示着自己漂泊不定的命运。“青门梦已行”,则表明自己离开长安的想法已经不仅仅是想想而已,而是在梦中已经开始行动,去意已决。

尾联“秦人纵相识,多少别离情”,诗人感叹即使在长安有人相识,也难免要面对离别之情。这既是诗人对长安友人的惜别,也是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叹。全诗以离别作结,更显出诗人对未来的茫然和对人生的无奈。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表达了诗人仕途失意、漂泊无定的复杂情感。通过对秋景的描写和对离别情景的感叹,更增添了诗歌的感染力,引发了读者的共鸣。

李频[唐代]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55bb22cd1231748b135a.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