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曾伯的诗>水调歌头(戊申和八窗叔为寿韵)>

水调歌头(戊申和八窗叔为寿韵),李曾伯水调歌头(戊申和八窗叔为寿韵)全诗,李曾伯水调歌头(戊申和八窗叔为寿韵)古诗,水调歌头(戊申和八窗叔为寿韵)翻译,水调歌头(戊申和八窗叔为寿韵)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曾伯

壮志小鹏背,万里欲乘风。
马_裘敝,老来无复旧游重。
楚尾吴头蜀口,三十载间陈迹,衮衮水之东。
休说射雕手,且学钓鱼翁。
奚为者,聊尔耳,此山中。
壶觞自引,不妨换羽与移宫。
蓬矢桑弧何事,朝菌大椿皆分,识破色俱空。
掬润弄明月,长啸倚青松。

水调歌头(戊申和八窗叔为寿韵)译文

胸怀壮志的小鹏鸟展翅高飞,想要乘着万里长风扶摇直上。战马的皮革早已破旧不堪,年老体衰再也没有重游旧地的兴致。从楚地的末尾到吴地的开端再到蜀地的入口,三十年间往事如烟,都滚滚地流向了东方。不要再说当年弯弓射雕的英雄事迹,还是学学姜太公在渭水边垂钓吧。

(功名利禄)又算得了什么呢?不过是如此罢了,就在这山中隐居吧。自己举杯畅饮,不妨像音乐一样变换节奏和旋律。射箭用的蓬草箭和桑木弓又有什么用呢?朝生暮死的菌类和大椿树各有各的寿命,领悟到一切有形之物最终都将归于空无。捧起清润的泉水,在明月下嬉戏,长啸一声,靠着青翠的松树。

水调歌头(戊申和八窗叔为寿韵)注释

  • 水调歌头:词牌名。
  • 戊申:指词作创作的年份,为某戊申年。
  • 八窗叔:词人的朋友,具体生平不详。
  • 壮志小鹏背,万里欲乘风:比喻作者有远大的志向,想要施展抱负。鹏,传说中的大鸟。《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马_裘敝:战马的皮革破旧不堪。马_,应为马革。马革裹尸的省略。
  • 楚尾吴头蜀口:指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泛指作者宦游之地。
  • 衮衮水之东:形容时光流逝,往事如烟。衮衮,水流动的样子。
  • 射雕手:指善于射箭的英雄,此处代指有功名的人。
  • 钓鱼翁:指姜太公,隐喻隐居。
  • 奚为者,聊尔耳:又算得了什么呢,不过如此罢了。
  • 壶觞:酒器,借指饮酒。
  • 换羽移宫:比喻变换音律,此处比喻改变生活方式。
  • 蓬矢桑弧:古代男子出生时用蓬草做的箭和桑木做的弓射四方,以示男儿志在四方。这里指功名利禄。
  • 朝菌大椿:比喻寿命的长短。朝菌,一种寿命很短的菌类。《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大椿,传说中的长寿树。《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 色俱空:佛教用语,指一切有形之物最终都将归于空无。
  • 掬润弄明月:捧起清润的泉水,在明月下嬉戏。

水调歌头(戊申和八窗叔为寿韵)讲解

这首词是李曾伯为友人祝寿所作,表达了作者在经历宦海沉浮后,渴望归隐田园的心情。

词的上阕,作者先以“壮志小鹏背,万里欲乘风”开篇,展现了自己年轻时的雄心壮志。然而,“马_裘敝,老来无复旧游重”一句,却流露出英雄迟暮的感慨。接着,作者回顾了自己三十年来的宦游生涯,用“楚尾吴头蜀口,三十载间陈迹,衮衮水之东”一句,概括了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并感叹往事如烟。最后,作者劝友人不必追求功名利禄,不如像姜太公一样隐居山林。

下阕,作者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奚为者,聊尔耳,此山中”一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已经看透了世事,决心归隐山林。“壶觞自引,不妨换羽与移宫”一句,则表达了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接着,作者以“蓬矢桑弧何事,朝菌大椿皆分,识破色俱空”一句,阐述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即一切有形之物最终都将归于空无,不必过于执着。最后,作者以“掬润弄明月,长啸倚青松”作结,描绘了一幅恬淡自然的画面,表达了自己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语言流畅自然,意境开阔,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既有对往昔的追忆和感慨,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充满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李曾伯[宋代]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530918ccc0fbc9103c7f.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