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益的诗>罢镜>

罢镜,李益罢镜全诗,李益罢镜古诗,罢镜翻译,罢镜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益

手中青铜镜,照我少年时。
衰飒一如此,清光难复持。
欲令孤月掩,从遣半心疑。
纵使逢人见,犹胜自见悲。

罢镜译文

手中的青铜镜,曾映照我青春年少的容颜。 如今衰老憔悴竟到了这般地步,镜子的清光也难以将我的昔日风采留存。 真想让孤月也隐没光辉,免得我徒增疑虑。 即使让别人看到我这副模样, 也胜过自己照镜时内心的悲伤。

罢镜注释

  • 青铜镜: 古代的镜子,用青铜铸成。
  • 少年时: 指年轻的时候。
  • 衰飒: 衰老,憔悴。飒,形容衰败的样子。
  • 清光: 指镜子的光亮,这里也代指镜中所映照的青春容颜。
  • 复持: 再次保持,这里指保持住青春的容颜。
  • 孤月掩: 希望月亮的光辉也能够被遮掩,比喻不愿让人看到自己的衰老。
  • 从遣: 徒然,白白地。
  • 半心疑: 心中一半疑惑,一半悲伤。
  • 纵使: 即使。
  • 犹胜: 胜过。
  • 自见悲: 自己看到自己衰老的样子而感到悲伤。

罢镜讲解

这首诗是李益晚年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容颜衰老的无奈和悲伤。

首联“手中青铜镜,照我少年时”,诗人回忆往昔,青铜镜曾映照出自己青春年少的模样,开篇便奠定了怀旧的基调。

颔联“衰飒一如此,清光难复持”,笔锋一转,诗人直面现实,感叹如今的衰老憔悴,镜子也无法挽留住昔日的容颜,对比之下,更显出诗人内心的失落。

颈联“欲令孤月掩,从遣半心疑”,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衰老的逃避心理,甚至希望孤月也隐没光辉,不愿让人看到自己的变化,但这种逃避却徒增疑虑和悲伤,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

尾联“纵使逢人见,犹胜自见悲”,诗人最终选择接受现实,即使让别人看到自己衰老的样子,也胜过自己照镜时内心的悲伤,表达了一种无奈的自我安慰,也流露出诗人晚年的苍凉心境。

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对镜自照这一细节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伤之情,以及面对衰老时的复杂心态。诗人将个人命运与自然规律相联系,使诗歌具有更深刻的哲理意味。

李益[唐代]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5063dbf649be65577902.html

联系邮箱:

取消